無彰境的標誌便是飛劍能夠隱於劍丸之中。
井九既然是無彰境,為何連最基礎的事情也做不到?
顧寒與元曲聽都沒有聽過這種事情,更不要說想出辦法來解決。
洞府裡的空氣忽然安靜。
而且持續了一段時間。
井九醒過神來,說道:“當我沒說。”
顧寒與元曲對視一眼,有些尷尬。
趙臘月出了個主意。
“閉關吧。”
在她想來,景陽師叔祖當年能有那般驚人的境界修為,全是因為他經常在神末峰一閉關便是百餘載。
哪像現在…哪怕你還是絕世天才,但這些年怎能如此懶散,修行也非常不專心。
其實這是誤解。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井九都不是很贊同修道界常見的閉關。
他之所以很少離開神末峰,對外號稱閉關百餘載,主要是不想見閒人,理閒事。
按照他的看法,除非修行到了某些最緊要的關頭不能被人打擾,才需要與世隔絕、專心破境。平時修行不過是靜修冥想、吸收天地靈氣、感悟天地至理,為何一定要把自己關在洞裡那麼久?
聽完這話,趙臘月才想起來井九不是普通修道者。
普通的修道者,包括她在內都時常需要閉關,除了破境的關鍵時刻,哪怕只是平時的修行,如果能夠擁有一個更加安靜、不被打擾的獨立空間,當然更有助於吸收天地靈氣以及道心洗煉。
井九不需要這樣做。
神末峰的人都知道,他便是躺在竹椅上也能修行。
哪怕很多時候,他的頭上還蹲著一隻貓、貓上還蹲著一隻蟬。
他似乎隨時隨地都可以進入道心通明的狀態。
趙臘月甚至有一種感覺,他可能一直處於這種狀態裡。
這真是令人敬畏的天賦。
“那為什麼天光峰的卓如歲師兄要一直閉關?”
元曲好奇問道。
卓如歲是掌門真人的關門弟子,也是趙臘月與柳十歲之前天賦最高者,在青山弟子裡的地位很高。
哪怕這些年趙臘月已經成為神末峰主,柳十歲做出了那麼多大事,依然沒能改變這一點。
原因說來簡單,就是因為他一直在閉關。
很多弟子進入青山的第一天開始,便知道天光峰有位卓師兄在閉關。
直到很多年後,那位卓師兄還在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