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說不是呢。
一個二十歲以上,活著大小夥子。
難道一輩子還掙不來區區二十兩銀子麼?!
邊城軍屬們唯一的願望就是,活著就好。
傷患們不停的唏噓著。
慶幸有秀才娘子武力值超群,也慶幸醫護隊此次同行。
關於海津鎮的這幾個老大夫,他們一致稱讚對方有妙手回春之術!
老大夫看著這十幾個前天還縫了幾個大口子,現在就面不改色的下床走動西北邊軍,對他們身體的恢復力又重新整理了認知。
反正,醫患雙方都將功勞推給了對方體質/醫術強。
唯一知道內情的甘明蘭默默退回大廚房,繼續幫著熬藥煮粥,深藏功與名......
驛站裡被醫護隊安排得井然有序。
漁陽城的關軍接到馬伕報信後來得很快。
就在大戰後的第三日清晨。
有一位正五品的遊擊將軍,率領五千騎兵先於他們的運糧船,風塵僕僕趕到了海津鎮。
驛丞硬著頭皮出驛站迎接,卻被這個脾氣很暴躁的遊擊將軍一腳踹翻在地。
遊擊將軍上來對著他就是一通大罵:
“你們海津鎮的村民真是出息大發了,連我們漁陽城的軍糧都敢搶!
這附近有這麼大規模的山匪,也不見你們往漁陽城傳訊息。
這是覺得我們邊關大軍提不動刀了,還是不敢上山去剿匪?
來之前,賴總兵讓我轉告你們海津鎮所有人。
其他十二個布政使司的流民如何鬧事,他鞭長莫及,有心無力。
但是在幽州這一畝三分地上,誰敢渾水摸魚就問問他老人家手裡的寶刀答不答應!”
驛丞忍著痛、擦著腦門上的汗,連聲應承。
他心裡比吃了黃連還要苦,卻是有苦說不出。
驛丞家六十歲的老孃,孃家就下北倉村。
老孃一口氣給夫家生了七個大小子,小時候家裡的日子真不好過,全靠北倉村舅舅三五不時的接濟。
直到他在驛站做了馬伕,家裡的日子才算好過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