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個跟著帶頭大哥,去常平倉分糧的石頭寨山民們又氣鼓鼓的回來了。
看他們空著手,臉上的情緒很是憤慨就知道事情不妙。
鍾老漢上前與他們交流了半晌,耷拉著腦袋前來與兩個頭目匯總訊息。
“四個常平倉裡都開了,裡面什麼都沒有!他們剛找去了縣衙,才聽說主薄和衙役們都跑了......”
雪上加霜,屋漏偏逢連夜雨!
本來還打算去一趟縣衙求助的兩個頭目,頓住了腳步。
兩人商議著。
是馬上奔赴下一個目的地興武縣,還是在陸山縣再找找門路。
鍾老漢很快就打消了他們的第一個方案:
“陸山縣的地勢比興武縣低、良田多了數倍!如果我們在陸山縣搞不到糧食,去興武縣就更難了。”
縣衙裡都沒人,這讓他們上哪兒找門路去?
官差們還未想到去哪裡門路,帶頭大哥卻是已經想好了。
他站在縣衙門口對著同樣憤恨的百姓們,高聲道:
“陸山縣的官爺們已經棄城而去,還把我們常平倉的糧食也貪墨了,咱們可都是年年足額納稅的順民吶!
就問大夥兒就這麼善罷甘休回去等著餓死,還是跟著我給家中掙來幾頓飽飯來?”
“我不想餓死,我還沒有活夠哩。”
“吃飽飯,我們都要吃飽飯!”
“大哥,你說咋辦我們就咋辦!”
“好,都聽我的!我這就領你們去拜見咱們陸山縣的地主老爺們去,求他們賞咱一口飯吃......”
一聽要去討飯,剛才無精打采的人都振奮了。
哎喲喲,陸山縣的地主老爺們,個個都肥得流油呢。
說書先生平日說得最多的,不就是那種劫富濟貧的俠盜麼?
以前給他們吃個熊心豹子膽都不敢有這等歪心思。
現在有這麼多人響應,還怕個鳥?
當即就有一個二十左右的小年輕,從人群裡跑出來做推薦官。
他告訴帶頭大哥,自家親戚就是陸山縣劉姓地主老爺家的佃農。
“我表哥說劉老爺現有大小莊子八個,最大的有一千多畝,最小的也有二百畝良田!
別看他家糧倉裡年年爛掉的麥子都有幾十石,對佃農們很是苛刻。
別的地主大多都是六成地租,他偏說自家莊子的產量高,只給佃農們留出了三成糧來!
就連佃農們在莊子裡自己養的雞,下的雞蛋都得分他一大半......”
什麼是為富不仁?
劉地主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