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那個女人是如何的聲嘶力竭,頑抗抵擋。
四個成年男人的體力,對上這種平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人。
得逞,不過是時間長短的事。
還因為氣憤,他們下手一點都不輕!
伴隨著女人的嗚咽聲,甘明蘭用了半個時辰,才消化完原身腦子裡大致的記憶。
邶國。
這個邶字她好似認識,但與國字組合起來,卻又沒有什麼印象。
京城是商都。
離她們所在的大名府,中間隔了三個府。
原身與她上輩子同名同姓。
嫁的是樂元縣的左家。
今年春滿的二十二歲。
婚齡五年,兒子四歲。
左家,是大名府的排名前三的百年世家。
勢力主要集中在大名府轄下樂元縣。
原身那個便宜相公家,是左家出了五服的旁支。
左文康,三歲喪父。
有幾分讀書的天賦。
七歲就被寡母羅氏,送去了左家族學裡開蒙。
左家族學規模頗大,對所有願意上進的學子都免去了基本開銷。
唸書念得好的,甚至連筆墨紙硯都不用自己買。
羅氏孤兒寡母的日子,還不算太難捱。
等到左文康十七歲那年考中秀才後,羅氏就給他定下了一門親事。
說的,自然就是原身了!
甘家在樂元縣也算一號人物。
有個全縣城獨一份的豬肉鋪。
其父甘洪真,做買賣是十年如一日的厚道。
從來不賣病豬和隔夜肉。
價格公道,給的肉量十足。
剔骨、切肉這樣的售後服務,哪怕就是客人買半斤也能辦到。
原身十四歲去豬肉鋪幫忙後。
“豬肉西施”的活字招牌,就響遍了全縣城。
別的屠戶,一天能賣一頭豬都算不錯的了。
甘家豬肉鋪,每日賣光七八頭豬都不過午的!
羅氏靠著接漿洗衣裳的活計拉扯大了兒子,是真的吃夠了缺銀子的苦。
從秀才到舉人,還不知道要考多少次呢。
豬肉西施雖然不太機敏,但長得是真好看。
而且甘洪真早早就放出了話來。
除了十六臺嫁妝,他還會將甘家豬肉鋪每年三成的利,給寶貝閨女做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