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肖揚當天晚上就回了洛馬。
基本價格確定下來,接下來就是產品和售後上的相關細節了,這一點上,暫時沒什麼好談判的,完全是洛馬的人說,他聽。
因為細節方面,到時候還需要阿山那邊的確認的,這個時候,庫託斯就純粹是一個帶話的人了。
這種情況之下,進展自然是快,接連在會議室坐了兩天之後,相關細節就確定了下來,肖揚沒有發表任何言論,只是讓洛馬的人行程書面檔案,第一階段的接觸就算結束了。
小伊萬那邊和阿山交流不多,但基本的情況還是確定了的,當走出會議室之前,肖揚和對方負責此事的副總握手,“問題不大,我估計最多一兩個小細節上面改動一下,就能夠簽署合同了。”
離開會議桌,說話就沒那麼多講究了,這位副總也樂得給肖揚一些面子,透露了一點小情報:“如果只是小細節的話,我們這邊不會有什麼問題,那我就等你們的好訊息了。”
“肯定是好訊息的。”
把資料傳回去,讓小伊萬和阿山那邊去溝通,肖揚準備去下一站,也就是海軍部。
於是,僅僅相隔兩天之後,他又再一次來到華府。
和洛馬相比,海軍部要好接觸很多,一來是有喬納森打了招呼,二來雙方在價格上並沒有你來我往的扯皮,因為驅逐艦是明碼標價的,當然了,這個明碼標價也是按照買家身份來的,如果買家是澳洲或者Y國,那價格肯定要比賣給阿山國的要低。
也就是說,海軍部這邊,肖揚基本沒什麼需要發言的,只需要聽,然後轉告阿山那邊就行了。
不過就算如此,來之前他有給了喬納森一個電話,暗示海軍部這邊別那麼苛刻,最好
做到一次性過,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在雙方的溝通上。
喬納森也明白現在阿山的局勢有些複雜,但並不是趁火打劫的時候,於是給海軍部的人交代了一番。
其中緣由關係到米國在阿山國內的佈局,這件事不存在徇私,所以他聯絡海軍部這邊是正大光明瞭,絲毫沒有擔心有人會以此攻擊他。
而海軍部這邊顯然是聽從了他的交代,肖揚在和海軍部溝通的幾天裡,他就感受到在軍艦這事上,海軍部這邊是真給出了最大的優惠和方便。
這樣的結果是他非常樂意見到的,以最快的速度和海軍部這邊溝通完畢,期間又和漢密斯聚了一次,數天之後,他再次趕往克萊斯勒。
克萊斯勒防務是戴姆勒克萊斯勒在米國的一個子公司,而戴姆勒克萊斯勒大家都知道,就是鼎鼎有名的賓士汽車製造商,加上克萊斯勒生產同樣大名鼎鼎的艾布拉姆斯,外人都會覺得這是一個大公司。
實際不然,克萊斯勒防務如今的財務可不怎麼好,數度瀕臨破產,原因多種,最主要的當然還是在上世紀末和這個世紀初他們為米國陸軍生產了太多的坦克,這就導致米國陸軍現在根本無需新坦克的生產。
在沒有陸軍的訂單下,可想而知克萊斯勒只能憑藉外貿版的艾布拉姆斯來生存,可是坦克這玩意不說本身不那麼好出口,再加上現在需求的國家並不多,可想而知克萊斯勒的境遇。
前些年肖揚為了阿勒德他們那次訂單來這裡的時候,克萊斯勒防務在全米都只剩一個坦克製造中心了,工廠裡面全員才不過五百,所有的工作就是對米國陸軍的坦克進行維修和保養,當時月生產能力也不過十輛,可想而知這個公司當時是如何的慘。
要不是他這些年陸續給他們帶來一些訂單,說不得這裡都已經破產了。
在這種情況下,肖揚來到位於俄亥俄州克萊斯勒防務的總部時,受到的待遇可想而知,用對方公司總裁悄悄對他說的話來說就是,巴雷姆到他們這裡,都沒這待遇。
對此,肖揚是暗自不屑的,巴雷姆可沒給你們帶來大筆的美金,自己呢,過去幾年他們這個坦克工程增員到一千多人,這些都是自己的作用,兩人能比嗎?
當然了,這種話他也只是放在心裡,不會說出來罷了。
得知這次有三百輛的訂單,公司老總可謂是欣喜若狂,有了這筆訂單,最起碼可以讓他們數年無後顧之憂,而這也算是自己的“政績”,到時候再操作一下,早點調到總部或者其他分公司去,再也不呆在這個“全米唯一的坦克製造廠”了。
這名聲是好,但實在沒多少前途啊。
抱著這樣的心態,除了國防部和國務院那邊的要求,這傢伙是基本沒提額外的條件了,價格上也是給出了最高的優惠。
在之前幾次的接觸之中,肖揚就已經體會過克萊斯勒防務的窘境了,不過對於這傢伙這次的爽利,他還是有些意外的,但是他並沒有馬上就確定下來,藉口需要和買家那邊溝通,根本沒對其表態。
有的時候,好處可不是那麼好得的。
他大概能夠想到這傢伙的想法,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是事後換人不認同現在的某些協議怎麼辦?雖然說這些大公司不會那麼沒品,合同也具有法律效用,可軍火不是普通商品,很多的東西不能用在這上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