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合我意。
肖揚笑了笑。
安225足夠的大,所以無論是雷達車還是發射車,都沒有拆卸太多的東西,裝起來的話很快,國內的技術人員早在之前就過來對基地的人進行了相關的培訓,讓他們帶隊開始安裝,也就一個小時的樣子,雷達車和發射車已經裝好了。
沒說的,裝好了那就測試,把雷達車開到車間外,然後和車庫裡的發射車進行資料連線,再讓雷達車執行起來,肖揚一行人走進了雷達車。
雷達車有搜尋和火控功能,同時也帶小型的指揮系統,可以在指揮車出現問題的時候代替指揮車進行小範圍的指揮命令,不過此時眾人對這些功能並不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是雷達車到底有怎麼樣的效果。
要知道這款雷達,是國內最先進的防空雷達。
……
半個小時之後,雷達車再次開會車庫裡面,眾人從車裡下來,各自表情複雜,肖揚他們是感慨,而湯健等人則是興奮和自豪,紅旗26這套防空系統,之前網路上流傳過一些資料,但他們現在親測的結果,是比網路上流傳的這些資料更要高一個檔次啊。
沒有再在基地多呆,肖揚幾人婉拒了湯健一起吃頓飯的邀請,一起回了公司。
“我現在終於知道俄國要遏制華國了,華國在技術上的進步實在太可怕了。”半路上,小伊萬感
嘆到。
華國防空導彈發展到如今才短短几十年,在紅旗系列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眾所周知,他們在遠端防空方面是弱項,一直髮展到最近幾年,才開始有了紅旗26遠端防空導彈的立項。
而這個專案的成立,其中還一件可說的事情,那就是在專案成立的時候,正是華國從俄國進口五套S500防空系統之後,按照華國的慣例,誰都知道華國之所以進口這五套防空系統,為的就是“借鑑”其技術,來研製出自己的紅旗26。
因為有各種前車之鑑在前,各國紛紛猜測這個專案什麼時候會出成果,也對這個時間有著各自的判斷,曾經就有米國的某軍事評論家就說過這個事情,說在他看來,華國的紅旗26要服役的話,最少需要十年的時間。
一套遠端防空系統,而且需要相當優秀的效能,十年的時間並不長。
可是現在距離專案成立才多久?
五年而已。
這只是對方判斷的一半時間啊。這是何種速度?
要知道這個五年還是有水分的,根據上次胡志雲所說,實際上紅旗26已經在西部服役有一段時間了,只是國內秘而不宣罷了。
四年?或者四年半?又或者更早?
小伊萬對於他們國內的S500防空系統是頗為熟悉的,而剛剛在測試紅旗26的時候,他一眼就看出某些技術是來源於S500的,這也就足夠說明當初的傳言沒錯,華國的紅旗26是“借鑑”了不少他們國內S500的技術的。
短短几年的時間就吃透了這些技術,也難怪他有這樣的感慨。
其他人包括肖揚在內,都是知道S500的,聽他這麼一說,就明白他的想法了,想想這事,確實值得感慨。
紅旗26當然是有一部分自己的技術的,但無可否認其中幾項相當重要的技術是從S500上破解而來的,可就算是這樣,短短几年裡面就能破解並運用,這種速度……
“只能說華國的技術儲備也有不少的,我們只看到了破解的那一部分,卻沒去想更多的是他們自行開發的。”感慨過後,阿曼說到,“但有一點是沒錯,這些年華國在技術上的投入是越來越大了,否則的話不可能有這麼快的發展速度。”
這個評價是中肯的,肖揚點了點頭,他這些年對國內瞭解頗多,知道國內在技術方面的投入可以說是不計成本的,雖然與歐美國家有些距離,但按照這樣的發展下去,不需要太久就能追上的。
“這些和我們沒關係,就沒必要多感慨了,我倒是想知道這玩意一旦弄出外貿版的話,效能又會閹割多少?”
任何一個國家,外貿版就是效能閹割版,這一點是肯定的,眼下他們看到的這套紅旗26,比俄國的外貿版S500在效能上要優勝一籌,就是不知道當外貿版出來的時候,會不會和S500一樣呢,要是這樣,以後兩國在這方面的競爭就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