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陸地方面,也只有北面的華國軍隊陳兵邊境,以給阿山壓力。
事實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還是有點道理的,阿山自認為大國、強國,對待周邊國家很是霸道和猖狂,特別是布丹、尼泊爾幾個內陸國家,可謂是深受其害。
聯合軍隊對阿山宣戰大半個月之後,克什米爾地區的局勢已經明朗,而阿山的領海也逐漸被封鎖,整體局勢來看,阿山是大勢已去,看到這種情況,於是,布丹、尼泊爾、錫金、阿薩姆,聯合發表宣告,加入聯合軍隊正式對阿山宣戰。
幾國如此舉動看起來似乎有投機倒把的嫌疑,但聯合部隊各國並沒有這麼認為,因為幾國都是小國,一旦在開始就和他們一樣對阿山宣戰,最終的可能就是他們先被阿山給滅國。
實際上這次以米俄華三國為首的勢力對阿山宣戰,並不是全球所有國家都贊成的,雖然各國不需要在乎這些國家的看法,但為了“全球和平”“民主”“聯合國五常國的帶頭作用”等等,能夠讓這些人沒有任何閒話是最好的。
而眼下布丹等國的行為,也就正好補充了這些。
因為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國家理由就是南亞的其它國家都沒認為阿山會影響地區局勢,聯合國自然沒有去管的道理。
現在好了,南亞其餘國家都站出來正式反
對阿山,也就讓他們這個理由不再成立。
所以說,幾國的軍隊是否強盛、能夠在戰爭中起到多少作用,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他們的姿態。
這個事,庫託斯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布丹和尼泊爾他們不熟,但錫金和阿薩姆兩國,可以說很大程度是受到了他們的“點撥”。
只是這些東西大家知道就行了,根本不可能拿到檯面上來講,所以他們哪怕是做了“好事”,表面上也無人知道,也沒人就這事和他們說什麼。
……
時間很快過去一個月,這一個月裡面,馬島那邊依舊沒有其他異常,除了重新展開和各國的外交,也就是在某些城市增加了一些軍事基地,這些行為他們是正大光明的進行,所以說不上是異常。
聯合國原子能機構的調查在有意的拖延下,現在依舊在進行中,和最初一樣,馬島方面並無不耐,依舊非常的配合,在沒調查到什麼有用的東西面前,各國不免對他們的反應感到迷惑。
如此情況,各國不免把更多的心思放到了南亞。
原本對阿山宣戰,為的就是震懾一下馬島,可是如今馬島的反應讓人摸不著腦袋,而阿山這邊的情況有些超出預計,所以各國在不知不覺中反而把重心移到了阿山身上。
華國包括裝甲部隊在內的數萬士兵進入克什米爾地區半個多月,在穩定了北方的局勢之後很快向南推進,不到十天就遍佈了克什米爾全線,加上地方武裝以及各國的先頭軍,正好一個月的時間,克什米爾地區徹底穩定下來,阿山軍隊全部退至他們的控制區。
此時聯合部隊在克什米爾才算是形成戰鬥力,肯定不止是把阿山擊退這麼一點要求,在經過短暫的商議之後,也就是在宣戰開始的第三十五天,聯合部隊款國原本的實際控制線,進入阿山控制區。
地面部隊推進,肯定是有空中部隊的支援的,這一天,克什米爾的天空只聽到戰機轟鳴。
克什米爾北部為高原山區,時值九月,隨著太遠開始離開北迴歸線,溫度開始下降,再過一些時間就是大雪紛飛的季節了,所以聯合部隊計劃在一個月內全面控制整個克什米爾地區。
抱著這種目的,從跨國實際控制線的那一天開始,聯合部隊陸續到來的戰機輪流出動,配合著地面部隊以極快的速度向東推進著。
而在印度洋,聯合部隊最後一艘參戰艦艇也終於到達,這次國內不甘寂寞,為了檢驗航母編隊的實戰能力,直接派出了曾經來庫託斯執行遠洋任務的遼寧號航母編隊,俄國那邊同樣如此,也派出了此前部署於地中海的航母編隊。
華俄兩國的航母,再加上米國的兩個編隊,此時的阿山周邊領海一下子彙集了四個航母編隊,為了配合克什米爾地區,這些天四個航母編隊不停的出動戰機對阿山沿海地區的軍事基地進行了轟炸,一時間裡,沿海地區只聽到震天的炸彈爆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