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阿山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聰明。
德里級驅逐艦被兩枚導彈擊中之後很快沉沒,而因其已經遠離海岸線有近兩百海里了,這一區域又不是在航道上面,所以事發時周圍連漁船都沒有一條,艦上一百多名官兵隨之葬身大海,阿山海軍最後得到的訊息也只是驅逐艦得到了來歷不明的攻擊。
所以,他們只能是猜測遭受了聯合艦隊的攻擊,並不能就此確認,也無法確認那艘驅逐艦目前的情況,畢竟最後的聯絡太短,他們得知的訊息太有限了。
基於驅逐艦可能需要他們支援的想法,在經過短暫的商量之後,阿山海軍派出了兩艘艦艇前往事發海域,之後才把此訊息通報到了上面。
無法確定驅逐艦是否被擊沉,派出救援艦是應該的,阿山政府得知這個訊息,並沒有反對海軍方面的決定,只是提醒他們小心一點。
如此情況,謹慎肯定是應該的,所以海軍方面並不是單單隻命令就近的艦隻前往救援,同時也派戰機前往偵查。
救援艦不說,戰機前往純粹就是送菜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本身就是偏重於防空,它攜帶了超過三十枚的“標準”防空導彈,更不用說航母上還派有F18以及最先進的五代機F35,而阿山方面派出的不過是多少年前從F國進口的那批幻影2000,無論是面對艦艇上的防空系統還是艦載機,都沒太多的勝算。
要知道阿山的幻影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從F國進口的,到現在為止已經超過了三十年,儘管過去的幾十年裡面他們不斷的撥款對這些飛機進行了升級換代,但是整體的技術還是偏於落後的,更不可說的是這批幻影已經於數年前到達了合同保修期,之後F國提出了單價超過一千五百萬美金的費用,為此阿山一直沒能和F國達成協議,造成這幾年裡面幻影的維護都是阿山自己在弄。
阿山軍隊的裝備完全就是“萬國牌”,要說相應的技術,那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阿山派出兩架幻影過來偵查,完全就是有來無回。
聯合部隊並沒有第一時間把擊沉阿山一艘驅逐艦的事宣傳開來,主要就是米國方面抱著能不能再釣幾條魚過來的想法,兩架幻影不是什麼大魚,但好歹也算是收穫,當確定兩架幻影的飛行員在跳傘之後,他們就知道這時候沒必要隱瞞下去了,這才把驅逐艦和幻影的訊息放了出去。
無論是德里級驅逐艦還是幻影,都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阿山的軍隊戰鬥力,如此悄無聲息的被幹掉,可想而知這個訊息對阿山國的很多人是怎麼樣一個衝擊。
實際上在此之前,阿山國內還有不少人覺得聯合部隊完全是不可能的,他們認為阿山國是強大的,和米國以及俄國的關係都非常不錯,米國和俄國根本不可能對他們發動戰爭,而直到看到這個訊息,他們才接受現實:多個國家組成了聯合部隊,真的打到他們國家來了。
這個訊息對國民
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阿山當局首先極力封鎖這個訊息,以免造成大面積的恐慌,但是反政/府武裝怎麼可能如他們的願?在他們的努力下,這個訊息以最快的速度在阿山境內流傳開來,到這個時候,阿山政府意識到訊息不是他們所能夠封鎖的了,這才承認了這個事。
政府總是有聰明人的,他們的動作走在了反政/府武裝的後面,如果就這麼老老實實的公佈,勢必會引起民眾不好的感觀,於是他們一番捏造、又是一番賣慘,把事情說得是“花團錦簇”,把矛盾推向了各國,讓那些不知情的民眾逐步的把情緒放在了各國的對立面上,反而忽視了事情的本身。
對於這些,各國並沒有多在意,反正有反政/府武裝在,有些事情,他們會去做的。
……
各國有意讓更多的兵力集中於印度洋,以防止馬島的異動,所以從一開始就沒想要很快把阿山給攻佔下來,除了各國聯軍部分人員開始從巴國方面向阿山境內開始推進,然後華國軍隊從北部開始南下,海上卻是再無動靜。
聯合艦隊沒有再繼續突進,只是遊弋於距離海岸線一百五十海里外的區域,除了偶爾派出無人機沿著海岸線飛上一圈之外,連戰機也沒再飛進過阿山的領空。
基本的作戰方案,庫託斯早已從胡志雲那裡拿到了,對於各國的算計,肖揚眾人肯定是沒什麼意見的,知曉未來的一個星期裡面如果沒有意外發生,聯合艦隊並不會有什麼大動作,只會圍而不打,也就沒有再盯著了。
聯合部隊朝阿山下手的理由就是克什米爾會影響地區的安穩,實際上隨著聯合部隊對阿山的正式開戰,相關影響就已經開始體現。
和阿山有進出口貿易的國家不說,經濟方面也不去說,武器和彈藥價格的上揚卻是他們親身體會的,這天肖揚剛到公司,小伊萬和阿迪斯就過來了,兩人給他說他們接到敘國、伊拉克、錫金、阿薩姆等幾個國家的訂單要求,說市場上價格開始漲起來了。
如果說錫金和阿薩姆這兩個地方的價格上漲還情有可原,畢竟這兩國的貨有渠道是必需從阿山境內透過的,但敘國和伊拉克這幾個國家也上漲是什麼情況?
他們和阿山可是距離挺遠的,運輸渠道也不會透過阿山境內,另外阿山境內的戰爭,也不會引起貨物的短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