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因為科技發展的年代差距,國內在某些基礎和西方國家有一些差距,在他們的認知當中,這款型號的巡航導彈應該是要差戰斧最新型號一籌的,沒想到眼下這個結果是超乎他們的認知。
這實在夠讓人意外的。
“不知道這是基本型還是改進型。”肖揚說到。
如果是改進型,這個結果還可以令人接受,但如果只是基本型,那這裡面就有話說了。
基本型都能達到這個效能,豈不是說改進型的效能更好?
米麒麟搖頭表示不知道,資訊中心也曾進入國內某些資料庫,但那是有需求,沒有需求,他們並不會隨意去這麼做,所以對於這方面的東西並不是很清楚。
“說不清楚,不過這些年國內在導彈這方面有著長足的長進,部分效能優於戰斧也是正常的。”
想想以國內的發展程度,這麼說也是過得去的,當年國內從俄國進口su系列戰機,當初俄國是配套武器的,在火控雷達上做了相應的限制,根本不能相容國內的武器,但是國內
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就把這個相容限制給去掉了,這種能力,絕對不是一般國家能夠擁有的。
要是在往常,華國這樣的舉動肯定會引起各方的警戒,特別是阿山方面,但這個時候,不知內情的人都認為華國此舉是最為正常不過,根本沒想到這會是華國在開戰前的準備。
行動的當然不只是華國一方,秘密成立的聯合部隊已經商議過了,這次既然開打了,那麼就打個徹底,不會只僅僅限於空襲或者導彈進行遠端攻擊,而是會讓聯合軍隊登陸阿山這個半島。
所以,華國方面有了行動,其他國家同樣如此,只是各方注意力被克什米爾給吸引住了,根本沒注意到這些。
米國方面,大量海軍的參與是必然的,聯合部隊成立開始,第五艦隊除了駐守幾個基地的船艦之外,包括兩艘航母在內的所有船艦分兩路向阿山挺進。
而其他國家,也紛紛調集就近的船艦開始行動,同時集結陸軍部隊。
到了此事,華國也沒再隱瞞巴國,把聯合軍隊的事告訴了他們高層,當然過程肯定是經過了些許藝術加工的,重點突出了華國在此事中起到的作用。
巴國萬萬沒想到會有這樣一個驚喜,他們和阿山在克什米爾打了幾十年,現在終於要結束了嗎?
於是,他們不再忙著反擊,而是一通命令下去,前線全部進入防守,不再有任何的反擊。
這樣的變化,阿山方面很快就感覺到了,但是他們想不到原因,擔心巴國是不是有什麼陷阱,反而放慢了攻擊。
米國現在在中東還有上萬士兵,俄國在敘國也有好幾千,然後就是非洲地區,再從本土調集一些,總人數會在五萬左右,而登陸的力量主要在華國方面,畢竟華國有這天然的地理優勢。
國內在邊境地區最先集結的是步兵,這些他們並沒有隱藏,戰爭的話肯定不能單單是步兵,摩托化部隊、裝甲部隊這些是必然的,不過這些部隊的調集國內可就沒有聲張了,而西部地區到處都是荒無人煙,再加上網路資訊的管制,部隊集結的訊息是一點也沒走漏出來。
一直到數千坦克彙集於邊境,阿山方面都沒有得到任何的訊息。
而讓阿山意識到米國這次並不是說著玩玩的時候,已經是戰事開始後的半個月了,這天,米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正式向聯合國提出出兵阿山的提議。
米國近二十年來發動了多次戰爭,但沒有一次是透過了聯合國同意了的,甚至最後幾次根本就沒再透過聯合國了,這次他們的舉動,讓眾多人意識到事情有些不簡單了。
此事涉及到很大的利益,在行動之前肯定的確定好彼此相應的收益,這麼大的一個事,原本三國合作就夠談的了,現在一下又增加了多個國家,那談起來就更費時間了。
不過好在除華國和俄國之外的國家已經有過多次合作的經驗了,所以這個時間雖然增多了,但也不是特別的多,主要的還是在三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