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只是阿山他們自己的行為?
八月的第一天,克什米爾的戰爭正式爆發,阿山率先派出了戰機對巴控地區進行了轟炸,然後使用火炮對相應城市進行了炮擊,半天的時間裡面,就導致巴控區兩百多名平民傷亡。
這個訊息一經確認,聯合國率先公開發表言論,再次呼籲雙方要剋制,然後單獨點名阿山,如果他們繼續一意孤行,那麼聯合國不排除會進行制裁。
緊接著就是米國,米國的言論永遠都是那麼直接,你阿山這次的行為嚴重影響地區的局勢,如果你繼續下去,我方不排除進行武力干涉。
別人對他們的話是嗤之以鼻,真要說影響地區局勢的事,你們還幹得少了?這會兒冠冕堂皇的來指責別人,要不要臉了?
不過嘴裡說是這麼說,但誰又能輕視他們的話?
於是,那些不知內情的人只感覺到風雨欲來。
但是作為當事人的阿山,卻不認為米國會如此做,他們知曉馬島的一些內情,真是如此,他們才認為米國不可能為他們大動干戈。
從某個角度來說,他們這樣的想法是沒錯的,但他們有一些原因沒考慮到,那就是反對九頭蛇的並不是只有米國一個,而是很多國家,而且他們借馬島生事,換個角度來說,誰知道他們和馬島是不是有關?
就這樣,阿山並無收手的意思,第二天更是加大了空襲的力度,同時地面部隊也開始推進。
事情到了這一地步,聯盟各國儘管還有些細節沒有商量確定,但出戰卻是確定下來了,“阿山既然如此一意孤行,那麼各國為了維護地區和平,出戰責無旁貸啊。”
幾天的時間過去,阿山的行為讓克什米爾
地區意識到這次阿山是來真的了,每天都有上百的平民死亡,讓大量的平民感到了恐慌,而巴國那邊,此時也受到了華國和米國等國的指點,開始鼓勵平民撤離克什米爾地區。
就這樣,克什米爾巴控區很快引來了“難民潮”,華國和其相鄰,自然也就成了大量難民的逃亡之地,而華國正好藉此機會開始調集軍隊前往邊境地區。
要是在往常,華國這樣的舉動肯定會引起各方的警戒,特別是阿山方面,但這個時候,不知內情的人都認為華國此舉是最為正常不過,根本沒想到這會是華國在開戰前的準備。
行動的當然不只是華國一方,秘密成立的聯合部隊已經商議過了,這次既然開打了,那麼就打個徹底,不會只僅僅限於空襲或者導彈進行遠端攻擊,而是會讓聯合軍隊登陸阿山這個半島。
所以,華國方面有了行動,其他國家同樣如此,只是各方注意力被克什米爾給吸引住了,根本沒注意到這些。
米國方面,大量海軍的參與是必然的,聯合部隊成立開始,第五艦隊除了駐守幾個基地的船艦之外,包括兩艘航母在內的所有船艦分兩路向阿山挺進。
而其他國家,也紛紛調集就近的船艦開始行動,同時集結陸軍部隊。
到了此事,華國也沒再隱瞞巴國,把聯合軍隊的事告訴了他們高層,當然過程肯定是經過了些許藝術加工的,重點突出了華國在此事中起到的作用。
巴國萬萬沒想到會有這樣一個驚喜,他們和阿山在克什米爾打了幾十年,現在終於要結束了嗎?
於是,他們不再忙著反擊,而是一通命令下去,前線全部進入防守,不再有任何的反擊。
這樣的變化,阿山方面很快就感覺到了,但是他們想不到原因,擔心巴國是不是有什麼陷阱,反而放慢了攻擊。
米國現在在中東還有上萬士兵,俄國在敘國也有好幾千,然後就是非洲地區,再從本土調集一些,總人數會在五萬左右,而登陸的力量主要在華國方面,畢竟華國有這天然的地理優勢。
國內在邊境地區最先集結的是步兵,這些他們並沒有隱藏,戰爭的話肯定不能單單是步兵,摩托化部隊、裝甲部隊這些是必然的,不過這些部隊的調集國內可就沒有聲張了,而西部地區到處都是荒無人煙,再加上網路資訊的管制,部隊集結的訊息是一點也沒走漏出來。
一直到數千坦克彙集於邊境,阿山方面都沒有得到任何的訊息。
而讓阿山意識到米國這次並不是說著玩玩的時候,已經是戰事開始後的半個月了,這天,米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正式向聯合國提出出兵阿山的提議。
米國近二十年來發動了多次戰爭,但沒有一次是透過了聯合國同意了的,甚至最後幾次根本就沒再透過聯合國了,這次他們的舉動,讓眾多人意識到事情有些不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