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天翻地覆般的變化,被王越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幷州,當木易平定西河郡回到太原的時候,這一切的訊息就送到了木易手中。
之前木易還擔憂袁紹或者是公孫瓚對幷州用兵,此時卻是不必在擔憂了。
因為王越送來的訊息之中說,袁紹和公孫瓚打起來了。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袁紹和袁術兄弟兩人本就不和,袁紹得到冀州後,袁術就想著分一杯羹。
於是乎兄弟二人便幹了起來,袁術自知不敵袁紹,就寫信給公孫瓚,準備兩面夾擊袁紹。
與公孫瓚達成協議,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救援陽城時,在作戰中被流矢射中身亡。
公孫瓚得知自己的弟弟被袁紹所殺,頓時怒不可遏。指天發誓:“袁紹匹夫安敢殺害某兄弟,不殺袁紹一族,某誓不為人!”
於是,公孫瓚以此為藉口舉兵攻打袁紹。公孫瓚攻勢凌厲,兵鋒所過威震河北。
一時間,冀州郡縣迫於公孫瓚的威勢,大軍所過之處紛紛望風歸降。
袁紹見公孫瓚大軍勢不可擋,當下大驚,為了取悅公孫瓚,緩和局勢,只能拔擢公孫瓚的從弟公孫範為勃海太守,想要以此拖住公孫瓚,使自己騰出手來對付袁術。
可是誰知公孫範一到勃海,立即倒戈相向,直接豎起反叛袁紹的大旗。
無奈之下,袁紹只能親自領兵迎戰公孫瓚,兩軍在界橋南二十里處交鋒。
公孫瓚與袁紹碰頭以後,立即率領三萬步兵,排列成方陣,兩翼各配備騎兵五千多人佈置下軍陣。
放眼望去,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邊,盔明甲亮,刀槍生寒,人喊馬嘶,戰馬踩踏的大地上塵土漫天。戰鼓聲直衝雲霄,號角聲響徹了整個軍陣。
袁紹知道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曉勇善戰,也不敢與其正面相抗。
於是令麴義率八百精兵充當敢死隊,取名:“先登死士”,在一個荒廢的村莊設下埋伏,給其配備了罪精良的裝備。
兩軍陣前,袁紹與公孫瓚展開廝殺,一戰下來,袁紹損兵折將慘敗。見事不可為,立即帶著本部人馬丟盔棄甲撤退。
公孫瓚見袁紹兵少,而且都是敗軍,只知道一味的潰逃,估計是被自己給嚇破了膽量,立即下令:“騎兵發起衝鋒,踐踏敵陣,步兵尾隨衝殺!”
一聲令下,數千騎兵對著袁紹發起了瘋狂的衝鋒。
……
麴義帶著八百先登死士俯伏在盾牌下,靜靜的躲在小村莊殘破的牆壁後。
袁紹一路損兵折將,好不容易逃到殘破的村莊。
然而,公孫瓚彷彿是吃定了袁紹,一路上窮追不捨,數千騎兵尾隨而至。
待公孫瓚的騎兵衝到只距離幾十步的地方,早就埋伏在殘破村莊的先登死士一齊跳躍而起,向著白馬義從砍殺過去。
“殺呀……”
“莫要放走了公孫瓚……”
與此同時,千張強弩弓箭齊發,向公孫瓚的騎兵射去。
公孫瓚的騎兵只想著追擊袁紹,全然沒有注意到埋伏在殘破村莊中的伏兵。
剎那間遭到意想不到的打擊,全軍陷入一片混亂。
“咻咻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