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不是巧合,我之前看某本雜誌提過,心理學裡有一種叫共時性的現象,想到就會發生,哈哈,開玩笑的。”
這時,艾辛格對在場眾位偵探介紹道:
“這位是夏洛克.莫里亞蒂先生,一位出色的偵探。”
有了他的背書,卡斯蘭娜等人望向克萊恩的目光裡明顯多了幾分信任,認為他確實是優秀的私家偵探。
克萊恩頷首回應後,坐到斯圖亞特的旁邊,隨口問道:
“你們的委託結束了?”
“是的,亞特魯的情況好轉,那些壞朋友似乎也出了問題,不再可能威脅到他,所以,我們就失業了。”斯圖亞特哈哈一笑道,“我本來想休息幾天,結果遇上斯坦頓先生召集,於是過來瞧一瞧,其實,這樣也好,我很不喜歡帶點詭異,有些嚇人的案子,嗯,我是指鬼故事那種嚇人,相比較而言,我更願意接手兇殺案!”
等助手給每人倒了杯咖啡或紅茶,散發了資料後,艾辛格坐到安樂椅上,掏出菸斗,緩緩摩挲道:
“我想你們都不會對最近的這起連環殺人案感覺陌生,有什麼想法嗎?說出來大家討論一下。”
臉龐消瘦,留著較少絡腮鬍的斯圖亞特舉了舉手,搶先說道:
“我剛才翻看了下資料,發現警方竟然沒從死者的身份入手調查。”
“我想那個罪犯不可能光靠眼睛就能認出被害者曾經是站街女郎,他肯定與她們有過接觸,這是很重要的方向,警方竟然遺漏了!神啊,這簡直不可思議!”
那個罪犯大機率就是靠眼睛認出來的……克萊恩默默自語了一句。
對於斯圖亞特的質疑,大部分私家偵探紛紛出言附和,唯有卡斯蘭娜、艾辛格等兩三人保持著沉默,沒有開口。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斯圖亞特,你找幾位朋友幫忙,仔細查下去。”等到議論平息,艾辛格才平穩地給出了一句評價。
接下來的時光,偵探們各抒己見,時而爭吵,高聲反駁,時而站起踱步,整理思緒,克萊恩一直安靜聽著,沒發表任何意見。
等到交流接近尾聲,他忽然舉了下手道:
“我想要貝克蘭德,乃至整個王國,最近二十年內未破的連環殺人案資料。”
房間內突地安靜了幾秒,大部分私家偵探一時竟沒能明白克萊恩的用意和想法。
艾辛格將菸斗湊於鼻子前,吸了口氣味,斟酌著開口道:
“你認為,兇手不是初犯?”
“你懷疑他之前有過類似的犯罪,即使作案手法並不相同?”
不是懷疑,是幾乎肯定……克萊恩在心裡回答了一句。
這是他根據“太陽”提供的資訊做出的推理:
既然兇手是在為序列6晉升序列5“努力”,那麼,他在序列7“連環殺手”階段又做過什麼呢?
如果他沒有進行過類似的犯罪,那他很難消化掉魔藥,即使有時間的積累,序列7 升序列6也有不小的機率失控,而“深淵”途徑的非凡者屬於這方面的高危患者。
所以,克萊恩判斷,不管對方懂不懂“扮演法”,他在序列7階段應該都出於種種原因完成過連環殺人案。
這樣一來,對方消化序列7的魔藥用不了幾年,即使加上序列6,二十年範圍也是足夠合理的限制,因為如果年紀太大,不管魔藥有沒有消化,晉升都是相當危險的,整個人會隨著儀式的深入,越來越瘋狂,留下明顯的線索。
在現階段,那位兇手作案冷靜,擁有干擾占卜和追蹤的能力,幾乎不存在漏洞,但早期“青澀”的他未必如此!
他初次完成連環殺人案時,大機率沒那麼謹慎!
這就是可供追查的最好線索!
諸多想法一閃而過,克萊恩頷首回應道:
“那個罪犯的作案手法不像是菜鳥。”
“我有理由相信他以前做過類似的事情!”
“結合過去和現在,我們更有希望抓住問題的關鍵。”
聽到他的回答,偵探們交頭接耳,議論了起來,艾辛格在短暫的沉默後,由衷讚歎道:
“很棒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