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西丁國大帳內,平東王也感嘆:“元好古素習兵法,且極見機,只怕我聯絡城內兩下夾攻之法,他必有提防;此戰不知何時能結束。”
這一天至晚,雙方都不再輕舉妄動。
卻說葉經秋於自己先鋒帳中,正挑燈看劍。忽報中軍護軍將軍來訪。葉中秋出營迎接,原來是風輕燕並兩個徒弟羅虎熊自輝師徒三人。坐定之後,葉經秋自然是表達對風輕燕師徒的感激之意。
那羅虎卻先開口道:“葉將軍,先前羅某冒昧,這裡先行道歉了!”說罷,就深施一禮。
“羅將軍不必客氣,那時言高語低的也不算什麼,我也沒放在心上。”葉經秋還施一禮。
葉經秋是實話實說。那時,葉經秋是心如死灰,只盼儘早死去,省得窩窩囊囊苟且偷生。
之所以有這種想法,其實這是因為葉經秋為人心志頗高,因而走了極端。然而跳涯未死,清醒過來之後,想想自己飽受**挫折,身心俱疲,又走投無路,因而心灰已極。
現在出現轉機,正是人生大有可為之時,過去的不幸,再也不成其為內心的陰影。羅虎一時瞧不起自己,那也不過是小事而已,真的不值放在心上。
“葉將軍雅量,風某佩服。”
原來這風輕燕帶兩個乖徒弟到此,是來跟葉經秋拉近關係來的。前日一戰,葉經秋以五百人完勝格陵軍三千人,昨夜護送信使,葉經秋不損一人一騎且大有斬獲,今日孤身衝陣,更是名動三軍。
就是風輕燕自己,身為七階武者,堪稱高階武師也做不到如葉經秋那樣破陣殺將。葉經秋雖是自己帶到這裡的,可是自己當初並沒想到葉經秋會突然如小太陽一樣發出亮得人眼瞎的光芒。
一句話,葉經秋前途無量,且跟自己師徒有點善緣,又和自己師徒一樣都是師弟平東王花慶平的人,風輕燕自然知道應該怎樣拉近關係。
待相見禮畢,風輕燕說道:“葉將軍,今日陣前神勇之姿,的確讓風某佩服!我見將軍斬殺敵將孟文忠實是謀定後動,但不知將軍對孟氏武藝有何評價?”
葉經秋雖不明風輕燕這樣問是為什麼,但是也坦然回答道:“那孟文忠武藝高強,若非他不知道我能硬扛他那一戟,我只怕不是他對手。況且那傢伙修煉有內功心法,耐力持久,我勝得僥倖。”
“葉將軍,風某正為此而來。將軍勇武,但憑藉的是金剛不壞身法,若說內功心法,我料想這是將軍弱點。
風某本門內功心法受門規限制,不能與將軍交流,但是我年輕時曾經僥倖得到過一本內功經書,此書非門派內傳承,故此想請將軍參閱,以後我師徒正好可以和將軍多作探討、切磋。”
言畢,風輕燕拿出一本黃皮封包的武經。
葉經秋心知此書對自己是寶貴十分。奈何自己自從五歲被擄至今日,未曾識字!
於是直言相告:“感謝風將軍看顧經秋!只是我年少多經變故,至今日不曾識字。”
“如此,是風某考慮不周。此經名叫太和訣,自修煉陰陽各脈各經起,修至陰陽太和,可達到武者九階成為高階武師,也是中高階的功法。不知葉將軍可有意於此書?”
“我正苦於不通內功心法。只是各家內功心法,都有門派傳承,不入其門派則無緣學習。現在有這樣的書,豈能無意?只是我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唉!”
“將軍若想學,可有兩個辦法,一是加入某一門派,比如加入我這一門派,”
風輕燕老臉紅了一下,因為若要葉經秋加入自己這一門派,那麼葉經秋的輩分就要比自己小了一輩,沒的被人視為討小輩便宜。
不過,葉經秋這等人物若能加入自己的門派,也可視為美事。
風輕燕停了一下又說道:“另一個法子就是,以將軍現在的身份,找一個認字師,學習識字,也不是什麼做不到的事。”
“感謝風將軍!我明天這就找個認字師。”
“既是如此,這本書贈給將軍修習。我師徒以後有時間還要來跟將軍多探討。”
“感謝之至!”
接下來,風輕燕有心結好葉經天,又陪聊了一會兒,初步給劉海講解了一些修煉內功心法的基礎知識及注意事項。
葉經秋此時才正兒八經地接觸到真正的武道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