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家那塊地莊稼還沒有成熟,所以大家選了另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距離養殖場稍微有點遠,大概在養殖場外面一公里左右的地方。這裡,其實就是上次江家村這邊天降大雨時江遠國曾經拿著鐵鍬引流雨水的一個地方。
當初大家一直沒有規劃好這一片區域幹什麼。而農田也差不多了,這一片區域大概有三畝地左右,當初大家沒決定好,所以就擱置了下來。
現在有了養蚯蚓這個事兒,剛好可以把這塊地給利用起來。這裡距離養殖場稍微遠一點,三畝地,可以用兩畝地來養殖蚯蚓。剩下的一畝地用水泥處理一遍,作為一個豬糞的擱置區域。
這樣的話,不會因為豬糞的味道太難聞,而導致廠子裡的豬出現什麼病變。
這是目前來說最為理想的效果。
而且通往這個區域的地方,剛好有一條貨運汽車,或者說三馬車可以透過的土路。
所以,在運載上面,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這樣的操作,是目前來說比較合理的一種操作方式。
大家的決策是很快的,而且這些事兒對於養殖場也有利,說幹就幹了起來。
對於養殖蚯蚓來說,小規模養殖也不需要什麼證件,只要解決了場地,確定蚯蚓的質量比較好以後,就沒有問題了。
而且供銷渠道那邊也有蚯蚓成色的檢驗方法,所以也不需要格外的什麼手續。
但是江遠國為了安心一點,還是把該準備的資料上報了一下。
而且,利用養殖場的豬糞來進行養殖蚯蚓,還可以獲得一些政府關於糞汙處理的財政補貼。
這對於江遠國來說,是一個好事情。
現在建設養殖大棚什麼的,也都需要錢,雖然現在廠子裡每天都有進賬,但是該把控好支出的,還是要處理好。
養殖大棚,本來江遠國打算利用的是鋼材控溫大棚,但是他看了一下價格,一畝地快上八萬塊錢了,這把他嚇了一跳,直接否決了這個想法。
這種投入的成本太大了,比買種豬的成本還要高一些,根本划不來。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江遠國做了一個決定,那就是自己幾個人,自己購買材料,手工去製作溫室大棚。
說起來,當初小的時候,江遠國幾個人都是農村的好手,雖然後期江遠國上大學以後變成了書呆子,但是在此之前,寒暑假的時候,都會在農田裡蹦躂,自然瞭解關於大棚的一些知識。
而江小梁和江宇,他們本身都是農民出身,學歷沒有江遠國高,對於建設蔬菜大棚的事情,經驗反而要比江遠國要高的多。
以前的時候,農民們並沒有資金去進行購買這種先進的大棚,所以他們都是手動用竹片,支撐大棚的水泥棍、塑膠膜和鐵絲去打造出來一個大棚。
所以,這種手工大棚,用價效比來說,是最合適的。
而且,現在養殖場已經是處於盈利階段。
他們大可將竹片木頭一類的東西,換成價效比合適的鋼材,這樣也能把大棚的空間變得更大,也更合適。
大棚養殖蚯蚓的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初步的方案總結出來,緊接著大家除了每天固定的把養殖場消毒防疫和其他各種事情處理清楚。之後便每天討論一些內容,把這些各種各樣的詳細規則給制定了個清清楚楚。
這種時間,持續一週左右,才把所有的事情梳理清楚。
江小梁對這種事情比較在行,於是江遠國就指定秦浩、蘇晚晚和江小梁去採購建設大棚所需要的各種材料。
而江小梁則提前找好了翻新農田的機器,讓江宇進行操作,把三畝地的農田給好好翻新一遍。
同時,周文山則在附近的地方找了一些合適的淤泥,然後利用學到的資料,開始將水分、淤泥泥土,以一定的比例進行調整,打造出一種適合蚯蚓生長的環境出來。
過程中自然是遇到了一些問題,而當初江遠國和段文昌聊的比較投機,相互留下了聯絡方式。
一些不懂的問題,他都直接找段文昌進行諮詢,甚至有一次,關於泥土溼度配備比例的問題始終找不到正確的原因點,還專門請了段文昌過來一趟,讓他親自演示了一遍,這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原來這其中的技巧這麼巧妙,我以為難度是特別大的,沒想到幾種泥土利用水分這樣進行調控,才能夠打造出一個合適的溼度環境,這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飯桌上,江遠國衝著段文昌感慨著。
這些事兒,真的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瞭解,事情居然是這麼的簡單。
段文昌擺了擺手:“這些都是經驗,我也是透過摸索出來的事情。所有人都有這麼一個過程,咱們都是一起創業的,能幫一把就幫一把。”他撓了撓後腦勺,嘿嘿笑了笑。
“段哥,真是太謝謝你了。”江遠國舉起酒杯笑了笑。
眾人舉起酒杯,一起碰了碰。
“沒事兒,有什麼問題隨時來問,你這邊想要好好發展,我這邊也要認真幹,相互扶持,相互合作,咱們發展的速度才會更快。”他頓了頓:“畢竟,這種市場是不會飽和的。蚯蚓的需求很大,所以咱們也不要去考慮有沒有銷路的問題,這種問題很好解決。”
段文昌的話,讓江遠國笑了起來。
這是一個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