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江遠國陪著家人在客廳看了會電視,享受著難得的家庭時刻。
次日,送妻子女兒上班上學後,江遠國以家為中心,逛遍了方圓三公里內的三個菜市場,並給七八個攤子的豬肉攤,留下了自己的聯絡方式。
之後的幾天,江遠國每天都會去菜市場逛上一逛,而且每次逛的時候就那麼幾個攤位,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他是開養殖場的,並且生意還不錯。
再過幾天,江遠國已經和幾個攤位的老闆聊了起來,當然,話題基本圍繞著他的養殖場,前段時間的豬流感,以及著攤主的生意云云。
又過了幾天,江遠國向幾個攤主提出了一個合作的請求,大概內容是,把他的豬肉放到攤位上售賣,如果銷量好,回頭客多,那麼就進行長期合作。
幾個攤主並沒有第一時間答應江遠國的合作方式,而是對江遠國說要考慮考慮。
這件事他也不急,畢竟自己直接去談合作,對方總得有一個研究自己這邊豬肉情況的緩衝時間。
雖然說,江遠國養殖場裡面的豬肉名氣藉著豬流感的風波再一次打響了起來,但是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江遠國的話。
抱著觀望的態度去看一看,也實屬正常。
江遠國和攤主們簡單聊了一下,便起身回了家。
這一次,他回顧了以前記錄的所有資料,包括養殖場剛開始時,秦浩給自己整理的養殖場資料,還有近幾個月的銷售資料。江遠國做了一個大總結。
養殖場公司目前有:江遠國、江小梁、蘇晚晚、秦浩和臨時編外人員江宇。老爺子平常雖然有事沒事就會過來一趟,但是老爺子畢竟年紀大了,很多事情,江遠國都不想讓老爺子幫忙。畢竟這個年紀,早就是該江父江母享福的年紀了。
所以,準確來說,目前真正幹活的只有以上五個人。江宇給他幫忙,沒要報酬,但是江遠國不可能把這件事情當成心安理得的義務勞動,所以,每一次幫忙,他都偷偷的把酬金給了江宇的媳婦。而且,針對江宇來說,他還有一個後續的計劃,只不過這個計劃目前還在考慮當中,現在養殖場正屬於穩步發展的階段,很多事情,他都不能貿然決定。
江遠國和江小梁,目前在負責養殖場內的大小事務,蘇晚晚已經辭職,平常時候在照顧秦浩之餘,她也把養殖場的賬務全部梳理了一遍。包括上面的各種優惠政策對接,以及成本、資產表等等,這些都是財務會計工作人員,所必須要做的事情。
好在現在廠子的工作量也並不是特別特別的大,所以蘇晚晚並沒有達到手忙腳亂的程度。
工作人員,江遠國目前並不是多麼稀缺,不過周文山因為給自己送貨的事情,導致他長期住在醫院丟了工作,這件事他不能不管,所以接下來,他肯定也會給周文山安排一個活兒。
具體是什麼活計,他目前還在考慮當中。
江遠國看著自己總結出來的人員配備,暗暗點了點頭,隨後拿起筆,對著A4紙寫寫畫畫。
銷售渠道目前有五家飯館,一家生鮮超市。這種情況大概一天會消耗13頭豬。並且有人還特別喜歡吃豬下水,內臟什麼的。所以飯店那邊,也把宰殺豬之後的內臟也消化了下來。無形中又給江遠國增添了一筆收入。
以養殖場目前的規模來看,這種情況再支撐個59個月是沒有問題的。
目前剩下的成豬,大概還有330頭左右,第一批成豬下來了200頭,當初買的200頭小豬崽子已經銷售了一半有餘。因為這一次的流感風波,導致他自己的豬肉反而銷量激增。第一批小豬崽子售賣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而剛建立養殖場後的那20頭母豬生下的小崽子,足足有將近200多頭,一共60頭成為了種豬,剩下140多頭,全部都長成了。所以,養殖場這邊正常運轉下來,還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現在重點的問題是,養殖場那60頭懷孕的豬,以目前的情況,必須要照顧好。等成品豬下來的話,那操作下來,對養殖場可是一筆特別大的收入。
將這些資料匯總完畢,他伸了個懶腰,把這些手寫的資料轉化成了文件,分別發給了江小梁、蘇晚晚和秦浩。老爺子那邊不會用智慧手機,他打算回頭去養殖場那邊的時候,親自把這件事給老爺子說一說。
不一會兒,蘇晚晚就回了訊息:“江哥,那看起來,咱們養殖場的運營策略還是可以的呀。”
江遠國笑著回應:“是啊,咱們養殖場也需要發展,後面我也有一點點的想法,等你和秦浩回來以後,咱們在宿舍開個會,聊一聊養殖場的事情。”
“嗯嗯,好的好的。”
還沒和蘇晚晚聊完,江小梁就把訊息發了過來:“遠國,你是不是有什麼別的想法了?我剛才在清理豬圈呢,就看你給我發了個訊息。”
“是啊,具體的還沒想好。”江遠國把和蘇晚晚的聊天記錄發給了江小梁。江小梁二話不說,直接同意了。開會這是一件好事,證明養殖場規模在不斷形成流水線式操作的同時,也在把養殖場潛移默化的變得正規起來。
這是養殖場內的所有人,都樂意看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