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和小豬都準備好了。江遠國給徐文樂打了個電話,說啥時候過來一下,讓那個專家過來看看,把後續的事情給解決一下。
徐文樂說,他今天就給那個專家打電話,讓專家明天過來。徐文樂也知道,這件事兒不能拖,於是在江遠國結束通話電話以後,就處理了這件事。
而專家,也是國家委託的一群人,尤其是這個人,他幾乎兩三天就要出差一趟,去各地的養殖場去授課和培訓,以及實際操作這些事情。目的就是為了讓養殖業專業化,規模化,讓養殖戶能真真切切的享受到國家的福利政策。
所以,這件事,專家也不敢馬虎。
而且,貪汙或者收禮品的事情,這些也不存在。
在專家身邊,上面還特意安排了一個跟派員。表面是這樣,實際上是體制內檢察院裡的人。目的就是為了盯著預防貪汙的事情出現。
要不然,這項政策,可就落實不下來了。
第二天一大早,江遠國就接到了電話。是一個叫做蔣舟成的人打過來的。他說他已經來到了江家村的村口。詢問具體的地址在哪裡。
得知專家已經過來,江遠國立馬來了精神,他和江父一起來到了村口,果然,那裡停著一輛白色轎車。
雖然村子裡有車的情況現在逐漸開始在普及,但是江遠國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他敲了敲車窗,見車窗搖了下來,他便問道:“請問是蔣專家嗎?”
裡面的人是一箇中年人,微胖,還帶著眼鏡。大約四十多歲,從表面上來看,比江遠國要老一些。
他穿著一身黑色西服,顯得特別精神。而在駕駛位上,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正拿著手機,在刷著什麼東西。
江遠國想了想,應該是他助手一類的人物。
蔣舟成笑了笑:“是我,聽文樂說過你,從他的語氣裡,可是充滿了對你的讚賞啊。我當初還不信,可看見你暴曬的面板,我總算是信了。”他伸出手,和江遠國握了握。
“徐主任太抬舉我了,這年頭,不努力一些,咱們也沒有出路,您說是不。”江遠國從口袋裡拿出一包煙,就要給蔣舟成散,他卻擺了擺手:“早戒了。你這小子……”
“嗨,你看咱們都在這兒聊起來了,走走,先去我家裡,給您接風,然後再去看場地。”江遠國笑了笑,隨後說道。
聽到這話,駕駛位上的年輕人眉頭動了動,收回了繼續刷手機的手。而蔣舟成則搖頭拒絕了:“咱們還是先幹正事吧,我今天來,一個是根據國家的扶持政策,來輔助你把養殖場的後續事情完善,第二個,也看看你們這邊的規模,以及情況是否違規。雖然環評驗收報告是沒有問題,但是我可不相信那些東西,自己親眼看到的,才是最放心的。”
蔣舟成的話,讓江遠國笑了。這個專家說的話,對他的口味。
其實他也不太喜歡這種應酬。但是在來的路上,聽江父說,之前很多人都卡在了這一步,就是因為沒有好好招待,所以,江父才會千叮萬囑,讓江遠國在蔣專家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
但是江遠國和江父都不知道,這些事情,已經是三四年前的新聞了。現在國家在重點扶持鄉鎮,以及推動農村變城市的計劃和扶貧計劃。更是在中央的領導下,全國範圍的掃黑除惡也正在穩步進行中。
這幾年間已經有了非常顯著的成果。只能說,江父和江遠國很少看這類新聞,所以關於和政府打交道的事情,還停留在以前那種要好處的情況。
而且,江父和江遠國最大的不知情,就是,在蔣舟成旁邊駕駛位的年輕人,並非是什麼助手。而是檢察院的人。專門盯著這些貪汙的情況。一經發現,會立即查處。
但是很顯然,蔣舟成不是這樣的人。
而蔣舟成也沒有什麼反感的,畢竟他也清楚,農村這邊這種法律意識的普及率,要低一些。而且,正如他說的一樣,實地看一遍,什麼情況就都清楚了。
一行人聊著天,來到了養豬場,蔣舟成和年輕人一起圍著養殖場外面轉了一圈,然後親自去消毒室穿衣消毒,甚至看了下倉庫裡的飼料、裝置,以及消毒液的日期,這才放心的和江遠國走進了養殖場裡頭。
“各種措施都做的很完善啊。我聽文樂說,你是第一次搞養殖。我還以為你會把這裡弄的一團糟呢。”蔣舟成看著養殖場裡頭的豬圈,開玩笑的說道。
江遠國嘿嘿笑著撓了撓頭:“畢竟是大事,養殖場對我來說很重要,所以這件事情馬虎不得,該做的,咱們還是要做好。”
蔣舟成讚賞的點了點頭:“很好,有這股勁頭,就證明你做的是對的。”他頓了頓,看了看豬正在吃的飼料問道:“這飼料和市面上的感覺有些不一樣啊,你怎麼搞的?”
江遠國聽到這個問題,他來了興致:“不怕您笑話,這是我自己發明的一種飼料。小米大米搭配,然後還有胡蘿蔔粉,加在一起做出來的飼料。
平常再搭配一些牧草,這樣豬吃的會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