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元殿內。
莊嚴肅穆的道君神像之前,擺放著蕭抱月的靈位。
元始門掌門元武面色嚴肅地雙手捏香,三次鞠躬,然後將線香插在靈位之前。
“蕭道友,貧道發誓,定會為你報仇,讓安王血債血償。”
元武上香之後,沉聲道。
此言一出,大殿中頓起波瀾,一旁的穆寒江更是目光一凝,問道:“元掌門此言當真?”
由於蕭抱月復活之事隱而不發,如今真武道內部也就只有寥寥三人知曉截殺蕭抱月的真兇,而這三人之中並沒有穆寒江。
蕭抱月為了磨礪穆寒江,並未將此事告知於他,反倒以真武道之局勢作為壓力,推動穆寒江前進。
此刻穆寒江也只是對安王抱有懷疑,並未完全確定,乍聞元武之言,自然流露出驚詫之意。
“絕無虛言,”元武斬釘截鐵地道,“玄帝和蕭道友同樣於滄江周邊遇刺,貧道懷疑二者有所聯絡,是以在前來太和山前夜探了一次皇宮,和那安王有所交手。那安王,絕對是已經突破到大宗師之境,有著截殺蕭道友的實力。”
截殺蕭抱月之人,絕對是一位大宗師,並且從現場痕跡來看還疑似武修。
按道理來說,那人該是天榜上的某位。
可當時身在滄江之上的大宗師們都對那短暫的截殺有所感應,能夠判斷這截殺之人絕非天榜中人。
也就是說,是不被《談道論武》記載,甚至不被諸位大宗師知曉的天元武修。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找到兇手,就有些難了。對方身懷如此修為卻不為其餘大宗師所知,想要找到這樣的人,何其難也。
可現在,先有那天下無敵言稱安王乃是兇手,又有元武斷言安王已經突破,成就天元之境,再加上安王身在中州,確實有可能和朝廷的人馬一同前去滄江······
諸般不利因素下,安王的嫌疑直線上升。
元武又道:“道門三宗,同氣連枝,元始門願傾全派之力,相助貴派,為蕭道友報仇,讓那安王知曉道門不可辱。”
這是要直接和朝廷開戰啊。
大殿之內,真武道的人同時看向穆寒江,想看看這位先掌教弟子是怎麼個說法。
而其餘前來參加葬禮之人,卻是有些坐不住了。
“阿彌陀佛。”
代表大慈恩寺前來參加葬禮的虛行法師口誦佛號,出聲道:“元掌門,安王已入大宗師之境,確實有能力截殺蕭掌教,但單憑此就斷定其為兇手,未免太過武斷了吧。”
從本心上來講,同為江湖勢力一員的大慈恩寺也同樣敵視那截殺之人,虛行在聽聞元武之言後,也是懷疑安王乃是兇手。
畢竟那位王爺近半年來動作頻頻,已是暴露出了極強的野心,確實有動機這般做。
可就算如此,作為江湖大派的真武道和朝廷開戰,影響也未免過大,會導致無窮後患。先不說兇手還未確定,就算確定了,也不能這般行事啊。
“虛行大師所言沒錯,還望諸位道長三思。”天河劍派的冼星君同樣是勸道。
說話之時,冼星君看向同來參加葬禮的大江幫副幫主祁拓海,希望他能勸勸,結果祁拓海是眼觀鼻,鼻觀心,如同廟中老佛,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