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處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山坳,目光所及,遍地橫陳著一座座古樸的佛像,東倒西歪,殘破不堪,鮮少有完整的存在。
單是這一眼,映入眼簾的怕是少說便也有著千八百座之多。
密集程度近乎讓人沒有多餘踩腳的地,要想前行,需得踏在這一座座破碎堆砌成路的佛像上走過才行。
陸風收回遠眺的目光,集中到跟前不遠的個別佛像之上,從這些殘破佛像的斷肢推敲還原來看,此處鋪陳的這些佛像小的約莫在兩三米左右,大的或許能有個四五米之高。
這些鋪陳蔓延成路的佛像殘垣之中,為數最多的要數泛著青黑鏽色,猶若冷鐵光澤的一根根佛骨斷臂,切口痕跡均十分平整凌厲,似為利刃所致;
此外便是映襯著暗紅色猶似褂袍雕刻一樣的鎏金碎片,四散在各處縫隙之中,已然瞧不清其上具體花紋。
不過最為引人矚目的還要數掉落各處,乃至嵌在斷臂佛骨處的一顆顆形象各異的佛首。
這些佛首有的莊嚴巍峨,透著肅穆嚴厲之態,但有的卻猙獰可怖,猶似惡鬼修羅。
冷不丁的翻轉下,對上那漆黑猙獰瞪眼如鐘的臉,怕是能嚇人一大跳。
陸風從景象的驚愣中緩緩回過神,腦海驀然浮現八個大字——‘萬佛殘谷、古剎無首。’
這是曾經闖入這片空間之中的修士,對於這處地界的稱呼,在這片綿延望不到頭的佛像殘谷的盡頭,便是那個時代最為出名的中立勢力的宗門所在。
其名:“無相佛宗”。
一定程度上而言,該勢力同如今的清修禪宗有著不少的相似之處,均是僻立於世的清修勢力。
但不同於清修禪宗的是,無相佛宗尤為崇尚武道,倡導禪武合一,透過修武來達到修禪的目的;
為了貫徹此般理念,其宗內規矩較之清修禪宗要嚴苛很多,甚至可稱極端,近乎定下了除了修武之外,廢除其他所有能影響心智的存在,饒是身體髮膚,為了避免打扮分心,都一律剃成了光頭的禿子,衣服更是清一色的灰袍,不加半點裝飾點綴。
正因這份偏執極端的信念,無相佛宗整體實力十分強勁,於那個時代下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宗內更是網羅了無數頂尖的武學典籍。
而這些珍稀強大的武學,傳聞都被鑄成了一個個佛像,讓得門內弟子於虔心禮佛每日參拜的同時,予以領會修行。
光是陸風有所聽聞的頂尖功法便有《破戒禪書》、《三十六路蓮華經》、《斬業古偈》、《楞嚴鎮獄訣》等等。
介於此,自瞧見山坳之中鋪陳的這些數之不盡的佛像後,他便運轉祛邪靈眸予以窺伺了一番。
可惜的是,儘管這些佛像部分表面有著像是文字和紋路狀的刻痕殘留,但因被破壞得太嚴重加上歲月侵蝕下,已經完全瞧不出任何端倪,更別提是從中領會什麼絕世功法了。
想來應是那個時代發生內亂,有無相佛宗的敵對勢力殺到了這裡,將之滿門傾覆,一舉毀了這些絕世武學載體所在的萬千佛像,謹防其東山再起。
陸風收起心中的震撼,踏著一截截佛像斷肢或是軀幹朝著深處走,越走心緒越覺怪異,怎麼感覺此般大肆鋪陳佛像的行徑,不止於是為了覆滅無相佛宗防止其死灰復燃,更像是要後人記住這一幕,將他們永遠踩在腳下一樣?
難道那個時代的無相佛宗做過什麼人神共憤的惡行?
才落得了一個如此田地?
以至於後世來此的修士,都未有幫著清理的熱心之輩?
聖火冥淵之中大小勢力千百來計,陸風並未逐一全都涉略,以至於對這無相佛宗也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的理解,並不知具體。
好奇間下意識想要詢問習幽夢一句,但回過神卻是意識到此刻自己已經脫離開了隊伍,沒了那般活字典在旁邊。
陸風足足走了近千米才堪堪走出那條殘像佛道。
出現在他眼前的是大片的古剎建築群,為首的最宏偉巍峨的那座,大殿已經坍塌大半,饒是相隔甚遠,都能瞧見那屹立正中央足有百來丈的古銅色佛像。
這或許並不是它原本的色澤,而是歲月沉澱下的結果。
確如傳聞中所述那樣,巨大的佛像上端,並沒有對應的佛首,僅有一道凌厲的斬痕。
像是被人以一記恐怖的刀芒橫削掉了大半座宮殿,隨之一併斬斷的佛首。
饒是經歷那麼久的歲月,仍可瞧出這一刀的非凡與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