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樓船還在浙江境內,東海上漂著。
以目前的行程速度來看,想到泉州,至少還得七八日,甚至半個月。”
境內,運河之上。
明月高懸。
河床上,一艘三層樓船緩緩漂浮著……
樓船上偶有說書女先兒的說書聲隱隱傳出,時而又有戲曲小調的唱腔傳出。
絲竹之樂,不絕於耳。
兩岸時有有心人探望,日落月升,日復一日。
大夏南部疆域,廣東路香山縣。
這裡距離福建路泉州府,不到百里裡之遙。
站於香山縣之南,臨海眺望,可見百米之外的一島。
東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
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
於後世,稱之為澳門。
島上除卻漢民外,來來往往間還有許多紅毛洋夷。
這在大夏極少見到。
而且看這些紅毛洋夷行走間悠閒自得的神色,顯然未將濠鏡當成異鄉。
也是,早在一百多年之前,還是大夏神宗時,這些紅毛洋夷便以借居晾曬之名,借住了小島。
待大夏立國後,紅毛洋夷每年交與五百兩銀子的“租金”,愈發名正言順的住在這裡。
島上官府常受其禮賄賂,遇事便多睜隻眼閉隻眼。
百餘年來,紅夷存在,已成司空見慣之事。
洋船往來停泊,多有西洋貨物自此入關大夏。
島上貨棧林立,各省行商不計其數。
來來往往生人極多,因此,當島上新出現了數名陌生面孔時,並未引起什麼特別的關注。
……
廈門,富力洋行。
洋行內站著五人,三名漢人,兩名紅夷。
時已午後,洋行最忙碌的高峰期已過。
忙碌了大半天的洋行職員們,看起來都有些疲憊。
三三兩兩或倚靠在櫃檯或倚靠在牆壁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