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宋代,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南宋的時候,就已經是有了「蘇湖熟、天下足」/「蘇常熟、天下足」的美譽。
這一方面是因為時代的不斷更迭,南方經濟的不斷發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了開發,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因為這裡的自然條件真的很優越。
江南地區能夠得到開發的原因之一,其實就是因為這裡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而如今,看到這大面積的「鳥田」心裡不知道有多麼的崩潰。
中原的田地都已經不夠耕種,甚至到最後已經快要形成土地兼併了,最後還是殺了一大批當年的六國貴族才是換來的大批新的土地。
在這裡,田地已經成了「鳥田」。
何為鳥田?
《吳越春秋》雲:“禹崩之後,眾瑞並去。天美禹德,而勞其功,使百鳥還為民田,大小有差,進退有行,一盛一衰,往來有常。”
《水經注》雲:禹“崩於會稽,因而葬之。有鳥來,為之耘,春拔草根,秋啄其穢。是以縣官不得妄害此鳥,犯則刑無赦。”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已經幾乎靠天吃飯、差不多荒廢了的田地.....
“有鳥來、為之耘。”
讓鳥去耕種的田地,可不就是幾乎荒廢了的田地?
當然,這兩本書中原本的意思大概並不是這個,但卻是表達了這樣的意思。
頭頂的大雨繼續淅淅瀝瀝、嘩嘩啦啦的落下,落在地上,落在正在奔襲的大軍身上。
章邯身上披著鎧甲,手中握著長矛,眼睛中帶著一抹兇悍的神色。
在攻打下來東越之地後,他並沒有停止自己的奔襲。
大軍帶著火炮繼續朝著腹地前進,他這一次的目標是遠在更南方的南越!
此次,他們最終的目的就是南越。
天海城的選址,便在南越境內,所以他們要將南越徹底清掃!
..........
會稽郡
一張張告示從郡守府內發出來,最近會稽郡的黔首們都是感覺到了緊張的氛圍。
去年一年從郡守府內傳出來的政令,都沒有如今一個月多。
這麼多的政令只能夠說明兩件事情,會稽郡要發生大事了。
當然,有些訊息靈通的則是早已經知道了大事是什麼,不就是對於百越的攻打麼?
當年朝廷制定了一個所謂的「五年計劃」,如今五年的時間已經是過去了一年,馬上要進入第二年了。
大秦自然是要加緊步伐了。
他們如今都是生活在大秦的邊界,所以對於戰爭的嗅覺都很敏感。
這一日,如同平常的往日一樣,一張政令從郡守府而出,這裡的黔首們則是在正常的起居生活、賺錢,為了讓自己的這個冬天過得更好一些。
冬日是很難熬的,在破舊鄉下、亦或者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甚至是零八年以前在一些鄉村、甚至是十八線小縣城中生活過的人最能夠理解冬天的難熬。
寒冷的冬日會讓一切都凋零。
身體能夠感受到「冷」其實都已經算是好事了,最害怕的就是外面明明很冷,但你卻已經感受不到寒冷,甚至感覺平常、或者沒有任何感覺。
這樣只能夠證明你已經被凍得「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