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蕪的長劍拔出來以後,眾人才看到這把劍的奇異之處。
和劍鞘一般的灰撲撲的劍身上有著金色的斑點,像極了煉製時沒有去除的雜質,但是沒有雜質是這樣的精純明亮。
樊蕪看著自己的長劍,這才是她這段時間來最具有紀念意義的一把劍。不同於制式長劍,這是她自己煉製的。
因為煉製時大約在凡間的冬天,樊蕪為它取了冬月這個名字。
樊蕪劍指楚蘭,眼眸堅定,氣勢升騰。
楚蘭也不甘示弱,她可是遠遊境啊!
樊蕪和楊玉兒兩人氣勢相加才勉強與楚蘭一較高下。
樊蕪沒有等氣勢到達頂點時便主動出手了,這一次她要用劍法去戰鬥。
“風行步。”這是《裂風劍術》中的身法,風靈之氣圍繞腳掌,不論是奔行還是近距離騰挪都不錯。
同時,楊玉兒手中琴絃一撥,錚的一聲,音刃緊隨樊蕪身後。
楚蘭也不慢,手上兩把短劍用最基礎的招式劈向近身的樊蕪,樊蕪側身躲開,背後的音刃對著楚蘭面門而來。
楚蘭沒有慌亂,一邊躲避,一邊抵擋音刃,另一隻手還在攻擊樊蕪,預防樊蕪打亂自己抵擋音刃的步伐。
長劍短劍交擊之後並沒有分開,因為楊玉兒的攻擊接連而至,樊蕪不可能放過這機會,讓楊玉兒隻身對敵。楚蘭面對兩人的快速反應更無法脫身,因而,攻擊的節奏一下子就被楊玉兒掌控了。
楊玉兒作為一名以馭獸為修煉起始的弟子,同時又在音律上有極高的天賦,對於掌控節奏,有一種天然的敏銳。
樊蕪全身心撲在與楚蘭的対擊上,兩人只用基礎劍招一招換一招。
楚蘭在尋找一個一擊必破的機會,希望先解決一個。
樊蕪也不例外,她更需要楚蘭在兩個人的攻擊下露出破綻,靈氣的匱乏是她的硬傷。
為了讓自己能跟上楚蘭的速度,樊蕪一直施展著風行步,這比楚蘭的消耗明顯高出許多。
樊蕪的速度逐漸的減慢,她沒有辦法在這樣的消耗戰中堅持太久。
楚蘭和楊玉兒都發現了樊蕪的變化,楊玉兒立刻加重攻勢,除了時不時配合樊蕪的音刃,又盤膝坐下手法一轉、琴音一變,召喚出兩隻一人高的巨大藍蝶加入戰鬥。
楚蘭眼角見到這兩隻藍蝶的時候,靈劍立即蒙上凌凌清光,“虛式分金”。
短劍斜掃,劍身上的清光恍若延長了短劍的長度,直接將兩隻藍蝶斬成兩半。
樊蕪沒有放過這個瞬間,手中長劍亮起濛濛青光,體內靈氣急速運轉,傳入長劍內,在藍蝶被分斬短劍收勢未成時的那一刻,樊蕪左手也抓住劍柄,雙手高舉冬月,對著楚蘭劈砍而去,“長風破浪”。
楚蘭不是那些沒經歷過歷練的師姐妹,她早就料到自己斬破楊玉兒攻擊的時候就是後背受敵的時候,因而左手的短劍收入手鐲,並拿出來兩張低階防禦符咒,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