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瞭解了李老闆父子的遭遇後,顧鯤還是頗感受到了幾分魔幻現實主義。
李老闆也算是當過多年亞洲首富的人——眼下並不是,但96年的時候是,未來2003年之後又能再當好幾年,直到被馬風等人超越。
眼下不是的主要原因,還是香江房價的普遍下跌。四大地產家族的資產規模,跟香江的房價是密切繫結的。房價腰斬的時候不說他們的家產也腰斬,但斬掉兩三成妥妥還是有的。
結果,就因為顧鯤的提前做高和跑路、把盈科數碼和香江電訊等帶到坑裡去了,李老闆居然情急之下就壯士斷腕,從此跟自己其中一個兒子斷絕父子關係、免得多掏至少90億美元真金白銀去還賬。
有一說一,以顧鯤對香江商界那些大亨的瞭解,如果是用“多賠90億美元”和“徹底敗壞李老闆本人終生的商譽”這兩個條件來權衡的話。估計以李老闆的面子和人格,還不至於做出信用破產的破罐子破摔行徑。
李JC三個字的價值,還是遠遠超出90億美金的,犯不著壞了名聲。
但如果僅僅是他其中一個兒子的名字的附加值,就確實值得掂量了。
誰讓他不止一個兒子呢。除了長子以外的小兒子,本來就是放出去自己折騰,能折騰出一番天地來那是最好。折騰不出來的話,也別指望長房拿出傷筋動骨的決定性資源來輸血挽救。
大不了就當沒生過這個多餘的兒子嘛,屁大點事兒,多新鮮呢。(請不要用德雲社的語氣念這幾句話)
另外,除了李老闆是做過多年“亞洲首富”的存在。
近期另一個被顧鯤不小心坑到的丁三石,嚴格來說後世歷史江湖地位也是不低的。人家身上原本也應該是有“首富”的頭銜的
很多00後網友沒經歷過丁三石當年風光的時候,那只是因為丁三石最強一波時00後還沒生出來。
別看後來黃易似乎是靠著代理魔獸世界、乃至一堆氪金網友重新崛起的,可論江湖地位,丁三石這人一輩子最大的高光時刻,還是2000年。
因為後世丁三石再次有錢的時候,別人已經更有錢了,有老馬小馬卡位在前面,有了對比就有傷害,丁三石算哪根蔥?
可是,歷史上在2000年這個節骨眼上,有那麼一瞬間,大約持續幾個月,丁三石真佔據過“華夏內地首富”桂冠。
這段時間,就該是在黃易納斯達克上市、網際網路泡沫巔峰,直到兩三個月後泡沫徹底破裂、黃易股價跳水。(丁三石名義個人資產之所以高,主要是因為黃易公司成立的時候,他個人持股非常高,初創時有50%,後來融了好幾次,一直到IPO的時候,依然有百分之二三十。所以哪怕黃易的總市值沒有比搜虎辛浪高出太多,但丁三石個人名義資產依然超過另外兩家的老闆)
只是這段時間太短暫,所以很多不考據歷史的人沒怎麼關注罷了。
不管怎麼說,一個學歷也不怎麼牛逼的年輕人,才二十九歲,屬於那種大學畢業後懵懵逼逼打工了三年、又創業了三年,然後就忽然成為華夏內地首富了。這樣的人生經歷,跟重生者或者位面之子也差不多了,飄到自以為天命所歸誰都敢得罪,也就不足為奇。
按照這個算賬,顧鯤可算是間接讓一位原本可以重回亞洲首富位置的李老闆,極大機率會失去再次佔據幾年首富地位的機會。(李老闆並不會因為這個生意徹底傷筋動骨。但他次子的產業徹底清零,至少會讓他的家族丟失兩成的家族資產。少掉兩成之後,鉅富依然是鉅富,卻離首富有一點差距了)
顧鯤也間接讓一位原本有機會當短短几個月華夏內地首富的29歲年輕創業者,徹底、永遠地失去了短暫染指過過癮的可能性。因為丁三石只要調低幾成黃易IPO承銷價,那麼黃易的巔峰市值就註定不夠讓丁三石問鼎內地富豪榜了,哪怕是一瞬間都做不到。
無形之間,雙殺首富。
要是有人能知道歷史原本的軌跡,恐怕僅僅這一幢功績,就足夠後世歷史學者大書特書了。
首富有什麼牛逼?哥是首富終結者,不殺則已,要殺還得成雙成對地殺。
野生首富單獨出現哥還不屑於下刀呢。
……
跟梁勁松徹底、充分地瞭解了港股網路股板塊最近的腥風血雨後,顧鯤的專機也差不多在啟德機場降落了。
飛機一停穩,顧鯤和梁勁松先談笑風生地下機。下機時,地面接機的工作人員已經租到了一個豪華電梯舷梯,臨時刷了一層金漆,顧鯤就是踩著這部新電梯下機的——
主要是香江這破地方,平時沒備包金的飛機用電舷梯,那玩意兒一般只在沙特才有常年備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