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一覺睡到下午兩點鐘,還是顧鯤先鬧鐘醒來了,然後才把同學都喊起來。
“準備換大船了,從今天起,我們換‘夜鶯號’海洋勘測船。”顧鯤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大夥兒。
他們這一行,坐漁船出海玩,本來就只是為了跟從蘭方出發的“夜鶯號”在公海上會合。
打漁和體驗漁船生活,只是順帶的,就當是寒假出來過個有意義的冬令營。
一聽說終於要從事本專業的實習、能見識到大船、海洋勘測船後,一水兒的海洋工程專業學生,都是非常興奮的。
畢竟平時讀到大四實習,也不一定有這種上船機會,而他們現在才剛剛要上大二下學期而已,這專業實習起步將來就比其他同學快多了。
“這麼大!這船恐怕有萬噸了吧!”第一眼看到“夜鶯號”的時候,幾乎所有同學都震驚了,看向顧鯤的眼神,也愈發欽佩。
“顧……顧哥,這麼大的船,都是完全屬於你的?”周耀光不可置信地問。
他們來之前就知道科考船不小,但是真正看到實物時,視覺衝擊力依然非常巨大。
“當然,我之前租學校設計院的船,勘察了三個月的南海地形,靠賣資料的錢賺的。”顧鯤理直氣壯地給大夥兒灌了一桶雞湯。
“臥槽?!租漁船打漁三個月就能買一條漁船?租科考船勘測三個月就能買一條勘測船?你的人生特麼開掛了吧?你特麼怎麼不去租一條航母然後開著航母當三個月僱傭軍,再買一條航母?”
大夥兒果然被灌暈了,內心紛紛如是吐槽。
個別熱血的同學,甚至有被雞湯灌成奮鬥逼的潛質。
他們更不知道顧鯤氣勢已經真的買了一條廢棄的退役航母了。
“好了別感慨了,今天開始好好幹活!就當是實習海底地形勘測繪圖!”顧鯤及時提醒,制止了上船同學的繼續意淫。
“大家加油幹了!機會難得呀!”黃瀚帶頭振臂,鼓舞士氣。
然後,就是持續十天的、按部就班按圖索驥的海洋勘測作業。
雖然這事兒幹久了枯燥,但大夥兒都是第一次幹,非常有新鮮感,又能有寶貴的理論結合實際的機會,所以人人都非常拼。
短短十天裡面,他們勘測出了一塊位於菲律賓海未來蘭方曰本航道上的五十海里乘一百海里的海域地形。
而顧鯤,也漸漸做好了準備。
他其實已經在前世記錄的座標附近,找到了那條他想要撈的、位於這一海域的古代西班牙運銀船的位置。
但他目前還只是讓同學按照海底礁石記錄到地形圖上,並沒有點破。
不過,只要將來他把船撈起來了,大家都可以為他作證——他是在測量這一區域的航道時,自然而然發現的海床地形隆起。
只是人家細心,所以後來“複查”的時候才發現這是沉船。
所以,大家都是他的“未開掛證明人”。
——
有書友問什麼時候上架,那就統一回復一下。
今天應該是上三江,所以上架至少是1月10日。
在此宣告一下,很感謝本書編輯維妮大大一再幫我拖檔期,才讓我這本略顯不太成熟的書,也勉強上了三江。能夠延遲上架,其實是我本人求之不得的,之前幾週三江的那些如林強手,看看資料我都心涼,那是真的不是人對手,我輸得心服口服。
我一定加倍努力,先幹個兩百萬字打底,才對得起維妮大大的知遇之恩。本書前面的一些問題,我也慢慢修改彌補吧,爭取讓三江期間新看到本書的讀者,看到一個節奏更順暢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