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粥之後,顧鯤躺在床上養傷,一邊靜靜地想著出路。
94年真是一個創業的好年份,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應該北上去華夏國,開闢海鮮生意的市場。
當年1月1日,華夏央行正式宣佈,不再發行人民幣外匯券,匯率雙軌制正式結束——
華夏國內的人,或許對這個政策沒什麼關注。但對於有志於向華夏出口商品的外國商人而言,這條政策卻是價值千金。
在此之前,人民幣的官方匯率是很堅挺的。
93年12月,1塊美元才兌5塊7外匯券,而94年1月份,直接跳水到了兌8塊6普通人民幣。(在黑市上,外匯券比普通人民幣貴50%,但是官方計劃價是1換1)
所以94年1月份,如果有嗅覺靈敏的外國商人,願意做計劃外的對華出口生意,而且肯收人民幣的話,你收到的錢就能比上個月瞬間多一半!
當然了,如果你直接把這些人民幣運走,那也是沒什麼賺頭的,因為人民幣匯率貶值了嘛。
但你如果拿著這些人民幣直接在華夏當地採購成物資,那就大賺了,因為人民幣在本國境內的購買力並沒有下降。
94年資訊流動並不快,所以眼下幾乎還沒有南洋的外貿商人注意到這個商機。顧鯤要是能喝頭口水,做第一個把馬來特產海鮮賣到粵東省的人,絕對能爆賺一筆。
想明白這一點之後,顧鯤覺得前途一片光明。
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些操作層面的困難。
首先就是自家的漁船太小。只有11米長,2米多寬,最大載重十幾噸。船的材質是木殼鐵龍骨,有一臺30馬力的柴油機,也可以用風帆。而且這船是80年代初,父母還在世時留下的,已經15年船齡了,頗顯年久失修。
船扛不住風浪,也就無法駛過南海到達粵州。
看樣子,去粵州之前,還得先另想辦法撈一筆外快,換條大船才好做事兒。
一說起撈外快,顧鯤自然而然想到了前世的老本行——他可以先去附近的爪哇海撿“垃圾”賣錢。
重生前的顧鯤,涉獵打撈水文探測裝置的生意十幾年,被他意外事故閹掉的大洋國驅逐艦護衛艦不計其數,無人潛艇也不小心撈了好幾條。
加上後世有不少保密資料到期解密,所以他對於南洋馬、印海域的相關歷史記錄,瞭然於胸。
他知道,早在80年代,大洋國海軍,就經常在蘭方西南邊的爪哇海上投放聲吶,以防備露西亞人。
因為爪哇海雖然看似廣闊,但水深足夠容納潛艇深潛透過的航道卻不多,所以重點盯防幾條海槽區域就夠了。
假如露西亞人從符拉迪沃斯託克派核潛艇南下,想透過馬六甲或者巽他海峽進入印度洋。就必然會被佈設在納土納群島、淡美蘭群島之間海槽內的聲吶截獲記錄。
然而,如今這些裝置都成了真正的海洋垃圾。
因為,露西亞兩年多前就解體了。亞太地區其他大國,如今跟大洋國都挺友好。
所以大洋國忽然發現自己拔劍四顧心茫然。只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最新一批聲吶是1991年丟下去的,已經至少三年沒有維護和使用了。
作為一個熱愛大海的漁民,為了保護環境,顧鯤於情於理都該把這些遺棄物回收。
不過,顧鯤現在還太弱,也不想被人盯上,所以這種生意不能做大,只能試一下水就收手。
因為你偶爾賣一個,還能解釋是漁船拖網不小心割到的,賣得多就沒法解釋成巧合了。
最重要的是,蘭方人不要這玩意,因為蘭方沒有國防。
就近出貨只能賣給大馬。而大馬也不夠胸懷大志,所以賣不出高價。
思之再三,顧鯤心中有了決斷:這次出海,能找到幾個就割幾個,但暫時只出手一個。剩下的找個地方藏起來從長計議。
至於自己的合法收入來源,主要還是靠捕撈海鮮的生意來掩蓋。
想明白一切後,顧鯤說幹就幹,立刻仔細檢查了一下自家的船況,看看明天能不能出海。
上次出海後,剩下的柴油還不少。向西往返一趟淡美蘭群島,也不過兩百海里,還是夠用的。
但是這次遭遇了風暴,略微有些受損,簡單修復也得上千令吉。
另外這次出海估計要一週,顧鯤要給妹妹留足口糧和生活費,他自己也需要補給品。
他決定找人借錢。
……
半小時後,顧鯤踅到鄰居劉民家。
劉民就是顧盼口中提到的那個“劉叔”,四十歲光景,是他們父親當年的戰友。他家如今挺寬裕,有幾萬令吉積蓄和一條兩百噸的漁船、僱了三四個水手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