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超哥說的這些,我不是沒注意到。
昨晚在戲臺上,老古因為我上臺隨便說了那兩句話,就決定按我的要求強行改變戲曲表演順序時,我就覺得,他的表現似乎有些過度了。
他當時就像是被我的表態給感動了似的…至於的嗎?
超哥也無法解釋我的疑惑,只能照舊叮囑我,萬事小心。
沒人知道昨晚我搞出的那套么蛾子到底有沒有得罪小區裡的其他鄰居,如果真有的話,那他們以後會不會變著花樣的給我小鞋穿可不好說。
畢竟那幫人情緒變化的‘點’,好像跟我這種非小區人員很不一樣,而且相當難以拿捏。
當然,我知道超哥一張嘴就找錯重點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擔心我的安危,跑完題我又強行把話題拉了回來,詢問他對於昨晚那副場景的具體看法。
因為之前琢磨小區戲曲表演順序時,‘潛移默化’這四個字本身就是我跟超哥一起琢磨出來的,所以此刻我倆還是以這四個字為基礎,繼續分析昨晚的情況。
看得出來,小區裡的人確實是因為某種原因,所以一直在堅持這種表演順序,而且很有可能這種表演順序所堅持的時間,比我倆想象的要久的多。
因為超哥覺得,既然這幫鄰居能對此如此看重,同時又沒有意識到自己對這順序的重視,那最大的可能就是,這幫人打記事兒起,小區就一直有這些表演,而且從那時起就固定一直是這順序,從沒改變過。
我倆所說的當然包含的不只是昨晚那些觀眾,同時也還包括老古這樣絕對屬於小區的人。
老古的年紀會有多大?七十歲?八十歲?我不知道,拋開別的因素不說,單從外貌上看的話,老古起碼也不會低於六十歲上下。
而從昨晚的情形來看,他一開始很明顯也沒意識到這些戲曲表演一直保持著這種固定順序,更不會發現其中隱藏著什麼秘密。
那就說明……起碼這順序肯定不是老古定下的,他也只是在照方抓藥的從他的先輩那裡繼承這種順序制度而已。
所以,這表演順序最少也得是從老古的父輩開始的吧?按老古這歲數來算的話,那…少說也得已經是持續了上百年了吧?
上百年…舊版柳腔…改良版柳腔…時間上彷彿有點契合,這之間會有某種聯絡嗎?
可那個年代,就是這順序的起點嗎?還是說,老古的父輩也只是在繼承他們的父輩留下的規矩?
不知道。
結束和超哥的對話後,我一時也沒有其他頭緒,便開始用手機搜尋關鍵詞,百年,柳腔,錯根寨,濱海城…
資料眾多,卻沒發現彼此之間有存在什麼有用的關聯。
不過查著這個時間段的濱海城的歷史,我卻發現了挺有意思的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