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想要大規模東征,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如今這個條件下,沒有一支軍隊能夠越過兩萬多里的無人區,更何況是幾十萬人的大軍。
這不像是帝國境內,到處都是有馳道,到處都有補給和糧食。
而且,海路也走不通。
從北邊的話,有超過一萬多里的永凍海,帝國儘管已經有破冰船了,但不可能整支艦隊都在破冰前行。
而且破冰一萬多里,能源早就耗盡了,甚至船也已經毀了。
這就很奇怪了啊,當時大炎帝國新派成員,就是乘船離開的,並且找到了新大陸,建立了新大炎帝國。
為何現在海路又不能行走了呢?
因為世界氣候的問題,這幾百年來世界變冷。原本這片海域,至少有幾個月時間是解凍的,而現在已經徹底封凍起來了,徹底不能通行。
北邊的海域被封凍了。
從南邊的話,海路也走不通。
帝國的飛艇軍團,已經畫出了非常詳細的地圖,包括海圖。
從這裡前往東方世界的大海是被陸地攔截的,沒有任何一個缺口。
因為有大型艦船一路陪同,所以飛艇可以不斷補給能源,一路南下,一路南下。
最後到了南邊的永凍海,完全確定海路走不通,被陸地全部擋住了。
這個時候,新大炎帝國內部就有了一點點不和諧的聲音。
有人覺得,既然新大炎帝國的軍隊過不去,那大咸魔國的軍隊也過不來啊,大家與世隔絕了啊。
這樣一來,新大炎帝國完全可以不急著東征啊,完全可以等到足夠強大的時候,百萬大軍可以從陸地上推到大咸魔國的時候,再開戰啊。
雲中鶴第一次在內閣和樞密院的會議上發怒,宣稱這是典型的投降主義。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大咸魔國不斷蛻變,不斷強大,未來隨時有一天,大咸魔國武士都可能越過兩萬多里的無人區殺過來。
當然,新大炎帝國四面環海,看上去是很安全。
但是終究有一天,帝國本土是不夠的,還是要跨海發展的。
而且現在帝國已經跨海了,在中部大陸建造城市和據點了。而這片陸地可是和大咸魔國接壤的,只不過是距離很遠。
戰爭一定要遠離帝國本土,這一點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一旦讓大咸魔國的武士殺入帝國境內,那完全是噩夢。
而當時內閣首相,樞密院第一元帥完全站在了雲中鶴這邊,並且用一邊倒的態勢直接鎮壓了投降派的聲音。
僅僅三天之後,所有投降派官員全部下野。
這也讓帝國的所有官員看清楚了最高層的絕對意志。
姬戰和華弼兩位巨頭看得非常清楚,帝國為了這場戰爭已經準備了幾年了,而且所有的一切都圍繞著這場大戰而進行。
這個時候如果你告訴帝國公民和軍隊,說這一戰不打了,那後果會非常可怕的,整個帝國會瞬間失去目標,變得空虛,甚至走向墮落。
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就是這個道理。
戰爭的意志一旦被掀起,想要熄滅下去,就很難了。
而且因為戰爭總動員,戰爭機器的運轉,帝國的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階段。
帝國的生產總值,每一年的提升都是以百分之幾十計算的。
東征的戰略徹底定下來之後,接下來就是如何東征。
帝國的飛艇軍團再一次出動,艦隊也再一次出動探索。
最終,找到了整個大陸最狹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