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為大,他的自殺立刻佔領了道德高地,這畢竟是上過教科書的道德楷模。
李伏那邊,前去弔唁的門生和官員越來越多。
新宗黨部那邊,聚集的人群更加驚人,現在已經整整十幾萬人了。
只要雲中鶴一聲令下,這十幾萬人就會衝入執政宮內,到那個時候,就是政變。
武執政王已經下令,第一軍團進入DìDū,維持秩序。
第一軍團已經開始集結,準備進城。
但是,幾個將領也已經傳達了軍隊的意志,他們願意服從命令,但是……除非到萬不得已的情形,否則他們絕對不會對帝國公民動武。
然而沒有想到,想象中的政變沒有發生,十幾萬新宗黨成員衝擊執政宮的事情也沒有發生。
雲中鶴非但沒有發起政變,反而用絕對的意志壓制了十幾萬人,不許政變,不許衝擊執政宮,不許衝擊元老院。
雲中鶴的這個表態,讓執政王和元老院鬆了一口氣,也讓DìDū萬民鬆了一口氣。
DìDū萬民崇拜雲中鶴,但對執政王和元老院也是有感情的,對於他們的保守有所失望,但DìDū萬民也不願意見到政變發生。
他們熱愛帝國,DìDū不能亂,帝國不能亂。
這也是帝國大部分公民的心聲,而云中鶴這個命令,再一次收穫了人心。
………………………………
接下來,新宗黨所有的刊物,所有的報紙,完整發表了《李伏遺書》。
一個字都沒有改,甚至連字跡都沒有動。
儘管帝國元老院已經下令這份遺書的發行,但是……DìDū的各級巡長沒有完整執行命令。
DìDū的巡城團士兵,也不願意完整執行命令。
所以,李伏遺書依舊雪片一般,傳到千家萬戶。
無數人看到了遺書的完整內容。
這是一個無比強大的政治武器,所有人看到了,無不震動,淚流滿面。
天下人都覺得李伏大人自殺是為了自證清白,但完全不是這樣。
他的自殺是為了帝國,為了死諫雲中鶴殿下,不要發動政變,團結大多數人,帝國不能亂。
這是何等偉大的胸懷,這是何等崇高的道德?
感動了天下萬民!
不僅如此,整個帝國萬民也再一次感受到了大咸魔國的黑暗威脅。
因為李伏遺書中,清清楚楚寫著,這是文明的毀滅之危。
大咸魔國的黑暗軍團無比強大,這是要毀滅整個文明世界的,不要以為新大炎帝國距離幾萬裡就可以倖免。
李伏大人用自己的死,讓帝國的無數人對大咸魔國的黑暗強大第一次有了深刻印象。
不僅僅天下萬民受到震動,帝國的各級官員,也受到了強有力的衝擊。
所有人都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
正義在誰一方?!
………………………………
接下來,帝國開始公審李伏貪腐一案。
這個案件的關鍵證人,就是西境的某個郡執政官,也就是賄賂李伏兒子的那個官員。
他渾身鐐銬,走上了審訊臺。
幾十名官員,幾百個名士,幾千個民眾見證了這一場公審。
之前就是他的證詞,把李伏推向了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