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之後,繼續召開。
為何如此,這是為了給帝國萬民緩衝,要再一次試探民意了。
…………………………………………
執政宮會議暫時結束了,但是傳出來了一個訊息。
有人想要推舉雲中鶴殿下為帝國獨裁王,但是被大部分人反對了。
這個訊息傳出之後,帝國萬民再一次轟然。
無數的民眾再一次走向了街頭,來到各個執政廳,來到執政宮面前。
“獨裁王,獨裁王!”
一個又一個的學者在街頭上做演講。
告訴帝國公民,現在的局勢有多麼危險,大咸魔國或許已經統治了大部分世界,甚至已經將新大炎帝國包圍了。
帝國局面,危如累卵,這個時候需要的不是分散,而是集權。
需要的是一個英明而又強大的領袖,帶領著帝國打贏這一場文明之戰。
然後一副地圖出現在整個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這是世界地圖,上面黑色的部分是大咸魔國可能的疆域,縱橫幾萬裡,無邊無際,強大無比。
而新大炎帝國本土,僅僅不到大咸魔國的幾十分之一,就算加上殖民地,疆域也不如大咸魔國的十分之一。
而且整個大咸魔國的化成了黑暗魔王的形狀,彷彿隨時都可以吞噬新大炎帝國。
無數人呼籲,帝國需要獨裁王,而不是執政王。
接下來無數的帝國公民開始上萬人書,簽名請願執政宮,請執政宮批准獨裁王。
短短几天內,超過了幾十份請願書,每一份請願書上,都有幾萬人的手印。
這就是輿論造勢。
帝國的高層希望造成一種印象,是帝國公民推舉出來的獨裁王,而不是元老院和皇族宗會。
所以哪怕是獨裁王,也是代表了所有帝國公民的利益和意志。
看上去很套路,但也是程式正確。
必須要走這道程式的,否則就名不正言不順。
……………………………………
五天之後,執政宮的會議繼續。
依舊是元老院副執政官華弼發言,他手拿著幾百萬帝國公民的請願書,高呼道:“諸位大人,這是帝國公民的呼聲。你們知道嗎?還有更多的請願書在路上,許多住在偏遠的公民,不惜長途跋涉幾千裡,也把請願書送到了各個大境的執政廳內。根據我們的統計,帝國所有的郡都上了請願書,七百個縣,超過八成的縣,也都遞上來了請願書,請求我們改革執政王制度,立獨裁王。”
“這是帝國所有公民的意志,這是歷史之洪流,不可阻擋!”
“在此,我再一次懇請諸位大人,透過立獨裁王決議。”
接下來,華弼大人正式提出,帝國立獨裁王。
經過了一天的發酵和討論。
次日,參加會議的一百個大人,再一次公開表決,是否要立獨裁王。
在場一百個人,全部同意。
百分之百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