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侯府的人死光了,寧懷安死了,那麼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就空了出來,京城提督。
幾乎任何時候,大周京城區域內的軍隊都超過十五萬。京城提督府手中掌握的軍隊有多有少,多的時候超過五萬,少的時候也有三萬,絕對是守衛京城的重要力量。
這三五萬大軍的兵權,至關重要。
雖然現在皇帝沒有兵變,但是在關鍵時刻,他走投無路的時候,可能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太上皇和敖玉集團必須要有自保的能力。
所以圍繞著京城提督,皇帝和太上皇兩派的力量,進行了無比激烈的鬥爭。
在京城提督這個位置上,內閣的發言權就相對少了,兵部也只有少許的發言權,能夠決定這個位置的是樞密院。
但是樞密院裡面的三個大佬,有兩個是皇帝的人,所以爭奪這個位置不利。
太上皇有心將前提督府的步軍統領周牧推上京城提督,但難度非常大。
鷹揚和李鐵心就更不可能了,這兩個人原本的位置太低了,而且不是勳貴出身。
目前大周帝國的潛規則,非勳貴不能擔任三品以上武將。
經過了劇烈的博弈後,京城提督府原來騎軍統領沈重晉升京城提督。
這位沈重也是帝國勳貴,百年豪門,玉城侯。
不過此人絕對算是帝國勳貴的一個奇葩了,敖心已經足夠孤僻的了,他比敖心還要孤僻。
從來不應酬,也不搭理任何人,你說他是兵痴?他也不是。
雖然他練兵非常了得,他麾下的騎兵彪悍犀利,在西境的時候,大周帝國的敵軍和西涼騎兵野戰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輸的。
唯有這個玉城侯沈重麾下的騎兵,能夠和西涼鐵騎打得不相上下,確實厲害。
按說這樣的人才,應該留在西境的。
以他的戰功和出身,傅炎圖走了之後,鎮西都督就輪也輪到他沈重了。
但是十幾年前,他直接上奏天衍皇帝,說不願意在西境呆了,要回京城。
天衍皇帝先是好言相勸,之後又是斥責,但對方不管不顧,就是要回京城,說不喜歡西境的苦寒,要回京城訓練自己的兒子。
這種人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說他,他直白地說不喜歡西境苦寒,但是在西境的時候他又沒有養尊處優,不管打仗還是練兵,一等一的優秀。
無奈之下,天衍皇帝將他調回到京城,直接給他降級了。
在西境當提督回到京城之後,反而成為一個騎軍統領了。但這沈重也無所謂,騎軍統領做得有聲有色,而且一做就是十幾年。
人人都說敖心是大周第一槍,那這個沈重就是大周第一刀。
馬背上的長刀,沈重絕對是超一流的。根據雲中鶴的估計,在戰場上這位沈重就算不如父親,也差不了多少,絕對的超級猛將,可惜這個人沒有太大的權勢之心。
該他的職責,完成得絕對一流。不該他的職責,你也休想他去做。
這個京城提督,雙方都爭奪不下來。
提太上皇這邊的將領,皇帝那邊不同意,反之亦然。
於是樞密院就把沈重這個中間派給推了出來,太上皇稍微猶豫之後,也就答應了。
而在皇帝看來,這個沈重應該是偏向於他的,因為當年他是被太上皇貶官的。
而且當年天衍皇帝貶了沈重官職的時候,還是太子的萬允皇帝公開為他求情許多次。
不僅如此,沈重的兒子娶的是傅炎圖的侄女,這兩個人曾經在西境呆在一起共事好幾年。
所以京城提督這個位置,皇帝總算是保下來了,那麼提督府騎軍統領這個位置就空了出來。
按說京城提督這個位置皇帝你拿下來了,這騎軍統領這個位置,就給讓出來了。
但是關乎兵權,皇帝寸步不讓。因為他知道就算讓了也沒有用,太上皇會停止廢后嗎?絕不可能!
雙方又爭得頭破血流,樞密院副使周連,兵部尚書紛紛下場。
他們倒是想要推舉鷹揚或者張懷,但這兩個人都不是騎兵將領出身。
所以,他們推舉了一個人,平南侯之子澹臺鏡。
所有人頓時驚愕了,平南侯?誰啊?
這是在裝糊塗了,澹臺滅明雖然被封侯,而且銀子也使了無數,但就是打不入大周帝國的勳貴圈,因為你是一個降人,而且還是戰敗的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