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當時大家都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了,只是覺得太上皇從今以後就不再神秘了,也不那麼讓人畏懼了,畢竟只是一個病入膏肓的癱瘓老頭而已。
但沒有想到,太上皇的反撲如此劇烈。
血洗大理寺,栽贓史廣之事後,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甚至還策劃了一出敖玉叛國的戲碼,打算藉機將他弄死。
但沒有想到,這僅僅只是驚天風暴的一次前兆而已。
今天白天,血濺朝堂,敖玉被偷樑換柱,變成寧序被活活打死的時候,敏感之人就已經嗅出危險的氣息了。
誰能在朝堂之上偷樑換柱?金吾衛中郎將為何如此積極?
除了太上皇,還能有誰?
而這場比武,史廣被光明正大殺死,那一切就昭然若揭了。
二皇之戰,已經開始了。
所以這個皇帝的書房內,死一般的寂靜,外面月明星稀,但是書房之內卻無比的壓抑。
皇帝把玩著手中的瓷碗,淡淡道:“諸位愛卿,你們都是臣的肱股之臣,都說說吧。眼下該怎麼辦?”
依舊是一片尷尬的寂靜。
皇帝進一步挑明道:“敖玉當眾殺死了史廣,殺死了藩王之子,這件案子,駭人聽聞,該怎麼辦?”
皇帝這話說得舉重若輕了。
什麼叫案子?這是一件殺人命案嗎?
皇帝問大家怎麼辦,就是問在場的朝廷巨頭,你們如何站隊?如何選擇?
是站在皇帝一邊,還是站在太上皇一邊。
眼下的局面非常清楚了。
…………………………
站在太上皇一邊,敖玉完全是被逼無奈,這才憤而反擊的。
史廣欺人太甚,先是在朝堂之上,公然毆打敖玉,接著又慫恿眾人要將他打死,要上演國朝幾百年一來的驚天大案。
接下來,史廣又燒我敖玉的家,燒死了十幾名家奴,讓我的父母妹妹無家可歸,此仇不共戴天。
而且我們是正常比武決鬥,完全簽好了生死狀。
我敖玉還是以弱勝強,殺得理直氣壯,名正言順,何罪之有?
老梁親王見證,在場幾千人見證。
難不成史廣殺我活該,我敖玉殺史廣就有罪?
所以敖玉當然不能殺,不能處死。
而不處死敖玉,鎮海王史卞就會謀反!
皇帝陛下,你堂堂大周天子,難道要向一個藩王反賊妥協投降嗎?你皇帝的骨氣呢?你之前口口聲聲皇帝守國門的勇氣呢?
你皇帝若不敢戰?那你還有什麼資格成為大周之主?
皇帝不敢戰,要對鎮海王史卞妥協,那總要有人挺身而出吧。
在國家危難之際,還有誰能挺身而出?
那個人就昭然若揭了。
…………………………
而若站在皇帝這一邊,那敖玉完全就是罪該萬死了。
如今浪州受災,國庫虧空,北邊大贏帝國如同大山壓頂一般。
這等艱難時刻,大周朝廷有求於鎮海王史氏家族。而且鎮海王先後已經掏了幾百萬兩銀子救災,而且還貢獻了幾十萬石糧食了。
完全是功在千秋。
然而敖玉,你竟然出手殺了鎮海王世子史廣,何等之天大罪過?
若是不殺你,如何向朝廷忠臣,如何向藩王史卞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