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守備軍全部由當地土人組成,只有最忠誠於南周帝國的土人,才能進入守備軍。
而且加入守備軍之後,就能夠享受南周人的待遇,分田地,減免賦稅,甚至科舉考試都有巨大優勢。
這個政策一出來之後,整個南境風氣大變。
這些守備軍紛紛給自己換了姓氏,爭做大周人。
之前南境此起彼伏的暴亂,動用大軍去鎮壓打贏是沒有問題的,但卻疲於奔命,而且價效比太低了。
用當地土人建立了守備軍之後,那邊暴亂還沒有蔓延,直接就被鎮壓了,因為大家都是土人,訊息靈通得很。
而且這些守備軍鎮壓暴亂分子心狠手辣,可比大周正規軍狠毒多了,動不動就全部殺絕。
以土人治土人,簡直太有效了。
而且這些土奸歸化的積極性超級高,恨不得幾年之內就洗去身上土人的印記,成為高貴的大周人。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就算敖心從南境大都護府調離了之後,這個政策依舊延續了下去。
但是不久之前,這個政策發生了變化。
皇帝擔心這支守備軍隊謀反,畢竟他們是異族,所以命令這支守備大軍全部繳械,並且全部監視居住,不得串聯。
而且南境所有帝國正規軍,全部處於備戰狀態。
如此一來,瞬間把這些守備軍的心傷透了。
我們如此忠誠於南周,甚至對自己人大開殺戒,我們已經改了姓氏,甚至重新拜了祖宗,我們已經被南蠻所有的土人視為土奸了。
如今,你們南周也不把我們當成自己人?不但全部繳械,而且當賊人一樣防。
等怒浪侯敖心下臺之後,這些土人守備軍更加驚惶了。
這個時候,無數謠言在南境流傳。
怒浪侯敖心死了,所以朝廷對南境的政策要變了。
別看怒浪侯敖心不會做人,不會結黨營私,在朝內沒有什麼權勢。但是在南境威望是非常高的,因為南蠻許多小國都是他滅掉的,不知道多少國主都被他殺了。
南蠻異族欺軟怕硬,最敬畏強者。而敖心在他們心中就是超級強者,他們對南周皇帝的印象不深,但是對敖心的印象卻無比深刻。
而敖心擔任南境大都護這段時間,這支守備軍的成員就是最大的獲利者,一個個都從最窮苦底層的土人變成了人上人,享受了榮華富貴。
所以這種敬畏當然就變成了擁戴,當年朝廷就是覺察到這一點,立刻將敖心從南境大都護府調離了,而且沒有安排任何官職,就看他會不會有怨言。
結果怒浪侯敖心沒有任何怨言。
之後徵北大都督府成立後,皇帝又指派敖心成為周離的副手,而且還是第二副手。
別人的官職也來越大,敖心立下了巨大功勳,官職反而越來越小了,爵位也沒有晉升,反而把他三個兄弟都封了伯爵。
但是敖心依舊沒有任何怨言,如此皇帝對敖心才放心下來。
敖心倒臺之後,整個南境土人的守備軍人心惶惶,謠言越來越厲害。
比如傳聞,朝廷為了防止土人謀反,所以準備把所有守備軍全部騙去誅殺了。
又比如帝國大軍準備徹底屠盡南境土人,等等之類。
儘管南境大都護府不斷闢謠,但是帝國大軍對這些繳械的守備軍還是越來越嚴厲,防備越來越深。
一直到某一天!
一個完全意想不到的人,大南行省提督,大周帝國忠勇伯,冠軍大將軍李文化謀反了。
誰都可能造反,唯獨李文化不應該啊。
他雖然跟過敖心,但是時間不太久的啊,關係也談不上和睦。
關鍵他李文化也是帝國百年貴族啊,還有一大家人在京城呢。
但就是他謀反了,佔領了南州城,扣押了朝廷在南境的所有大員。
而跟隨他謀反的,除了他的部分嫡系軍隊之外,大部分都是土人守備軍。
最新的訊息,他麾下已經有十萬大軍了,而且造反的勢頭非常猛烈,正在不斷在南境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