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沐辰痛心疾首地說出這句話,無衣瞬間愣住了一下,隨即就反應過來他說的是什麼意思。
沐辰是希望這些失了心、大開殺戒、搶奪寶物的修道者們被誰控制了,這樣至少還能讓沐辰相信這七十二宗的修道者們大部分還是有人性的。
只可惜,沒有任何人控制他們,也沒有任何人控制得了他們中的一個。
能控制他們的,只有他們自己的野心、慾望,只有他們自己。
沐辰自嘲地笑起來,他明明早就知道了,卻還不願意相信這些事情是真的。
慾望本來是由人的本性,人們天生就會產生的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慾望也沒有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控制,是世界上所有動物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種本能。
從人的角度講是心理到身體的一種渴望、滿足,它是一切動物存在必不可少的需求。
一切動物最基本的慾望就是生存與存在。
而修道者,就是要剋制自己的慾望,雖有逍遙道,卻也不是讓自己的慾望得到無限度的滿足。
沐辰不敢想象,如果真的是這樣一群人的到可以直接提升境界的靈丹妙藥,七十二宗內部會不會又起波瀾。
不過,這些都已經和他沒有關係了。
對於這件事,無衣也沒什麼好勸的,人已經死了,再說什麼人也不能死而復生,同時無所謂的安慰對無衣來說最沒有用處,而且他也不相信沐辰會這麼脆弱。
無衣向那被沐辰一劍劈開的靈果走去,忽然,一陣紅光卻拔地而起!
而牽引紅光異象的,卻是沐辰手中的血沁!
血光直接向血沁衝來,縱使是以沐辰最快的速度,也沒能逃開這紅光,瞬間,血沁的劍身也被著猩紅的血光包裹,豔若雞冠,油脂光澤。
玉神由白轉紅,由紅磚子,其紫紅處如凝血、赤紅處如硃砂,更使得這崑山玉打造的劍身質地細膩溫潤、堅硬無比。
沐辰也感覺到血沁的異象,一種奇妙的力量從血沁劍身傳入沐辰體內,他突然感覺到一種熟悉。
但沐辰也非常清楚,他以前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感覺,也可以說是從他記事開始就沒有過這種感覺,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東西帶來的這種奇妙的感覺和力量。
沒想到無衣卻一臉興奮,卻和他喊道:
“沐辰,你果然與眾不同!”
“快看看你的劍身裡多了什麼東西!”
沐辰連忙擦乾淨血沁上的血,他竟然發現一條‘小蛇’藏在劍身裡,劍中血絲還在滋養著它。
這時,沐辰又聽到無衣說:“沒想到那些人爭破了頭也沒能搶到的東西,就這樣被你得到了。”
“這究竟是什麼?”
沐辰一臉茫然,只能問無衣這是什麼。
無衣高深莫測地笑了笑,解釋道:
“其實,這是一條幼龍。”
“幼龍?”
沐辰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雖然他從不懷疑無衣,可這種說法也太驚世駭俗了!
這世上還有真龍?
沐辰連忙又仔細檢查血沁劍身,將靈識完全探入其中,的確感受到了一絲微不可查的威壓,已經充滿原始氣息的澎湃的力量。
而在沐辰的印象中,關於龍的資訊,他也只在古籍書冊中看過。
《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辭書之祖《爾雅》提到了鳳凰的形象,關於龍卻隻字未提。
寶木人羅願為爾雅所作的補充《爾雅翼》中,卻有“釋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同為寶木人的書畫鑑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但並沒有人見過真龍。
到了日月朝代,關於真龍的形象更加具體豐滿起來。
《本草綱目·羽田共》曾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