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鬥軍,按照約定,雙方人數一致,進行對攻,而聯軍提出破陣用過的人馬,將領,不得再次出戰。傲氣的李世民自然不可能拒絕。
第一場以秦瓊為主將,羅成,尉遲恭為副將,從數十萬大軍中挑選出來的一萬精銳騎兵,對戰楊家一萬精銳。
戰鬥一開始,就陷入了血戰之中,大唐裝備精良一些,楊家則是為了活命,也不知道怎麼給士卒洗腦的,士兵們完全是拼命的進攻,那怕是死也要反擊一下。
整個過程無比慘烈,當秦瓊殺死最後一個士卒的時候,一萬大唐精銳,也只剩下一千多傷兵。
楊家則更慘,唯一的三個天級將領陣亡,最精銳的一萬士卒陣亡,可以說只要突厥不幫他們,只需要一個偏師,就能輕取。
第二場李世民玄甲兵出戰,段志玄,程知節,屈突壽帶領一萬玄甲兵,對戰突厥蒼狼衛士。
這一陣體現出了突厥人的彪悍,以玄甲兵一半修煉出真氣計程車卒,居然也只是慘勝。
一萬人馬,只留下三千,心痛得李世民沒有一點勝利的心情。
按理說三局兩勝,聯軍已經輸了,但是為了探出大唐的底細,以匈奴人為首,組建了一萬悍卒,非要打第三場。
“陛下放心,這一萬龍槍騎兵,絕對不會丟臉。”司徒長風自信的保證道。
這一萬人馬雖然只是訓練了一個月,但是裝備強悍,一丈五長的龍槍,保證騎兵刺穿敵人陣型;手臂上一面圓盾護身,身上雖然只是皮甲,但是準備作戰的時候,士卒們給自己和戰馬,披上了一層竹甲,這把眾人都驚呆了,沒有想到還有這種操作。
新鮮的三年以上的老竹,破開之後,用繩子密密麻麻的穿起來,雖然看上去簡陋,但是防禦效果非常不錯。
因為弧形的竹片,槍刺上去要打滑,刀砍上去也容易偏離,加上裡面還有皮甲,可以說完全不遜色於重甲,而且對比重甲,重量更輕。
不過聯軍也不是笨蛋,他們知道大唐裝備精良,所以這次組建計程車卒,全是以重武器為主,基本都是斧頭,錘子,狼牙棒,鐵棍。
一群雜牌軍,全是兇悍之徒,鬆鬆垮垮,不成陣型,有騎兵,有步兵,稀稀拉拉的站著,反而限制了龍槍兵的發揮。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羅通,羅煥,加上秦懷玉三人領兵,發動了衝鋒。
三人橫著司徒長風訓練了一個月,自然也學會了真氣運用,而且有司徒長風親自指導,可謂進步神速。
在真氣強度上比不過老一輩高手,但是肉身強化,加上真氣外放,目前一般高手,還真打不過他們。
又是一場慘勝,司徒長風看了也頭疼不已,聯軍中,那些鬼方,奚族,吐蕃,匈奴,突厥人,全是勇猛的力士,不但勇猛,而且莽,狠,不要命。
他們那怕是被龍槍穿透,也要一斧頭劈下來,換個同歸於盡,如果不是裝備差距,加上他們是聯軍,沒有一點配合,恐怕這一句,大唐就輸定了。。
最後勝利,也只剩下幾百傷兵,可以說讓司徒長風肉疼不已,畢竟這是自己親自訓練出來的人馬,花了無數精力和心血。
如果不是李世民答應了出過場的不能再出場,以他親自動手,傷亡肯定小得多,所以整個戰鬥過程,他都恨得牙癢癢的,死死捏著拳頭,如果不是其他人拉著,他都要殺出去了,戰後李世民也露出一絲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