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秀秀母子跟著丁敏上樓進屋。
廚房裡炒菜的寧致遠聽到動靜,不聲不響的繼續忙碌。
人這一輩子有喜歡交往的人,自然也有敬而遠之的人。
要說家裡這些親戚,寧致遠最不願意跟誰打交道,那肯定是寧秀秀母子了。
親戚這個類別,雖然比朋友和鄰居近一些,但三觀不合,感情一樣會淡化。
寧致遠就是那種你看我不順眼,我更不願意搭理你的性格。
難道要湊上去求教育?
瑪利亞都沒有那麼聖母好吧?
丁敏換了拖鞋,聽到廚房有動靜,邊走邊喊:“阿遠,你在廚房幹什麼呢?你二姑和你家麟哥來了,出來招呼一下。”
寧致遠無奈的回道:“我做飯呢,離不開。二姑和家麟哥品德高尚,肯定不會介意我不禮貌的。”
說話是一種藝術,同一句話說出來,因為語氣和環境不一樣,不同的人聽起來也是不同的理解。
放在前世這個年紀,寧致遠肯定說不出來這些話,但社會的歷練給與寧致遠充分的成長條件,並且促使他進步,該會的自然也就會了。
就好像你得知某某山門廣招天下精英,然後你帶著一身修為前去應聘。
人家問你:“這位道友是什麼修為?”
你客氣的回一句:“在下剛剛大學有成。”
人家說:“對不起,我們門派只招收985/211榜單上的青年才俊!”
這個時候,你要麼被拒絕,要麼就突出自己的特長。
比如你進的門派是介面500強,你就應該強調“我有海外苦修多年的經歷”,或者說“貴門派的某某門類,我頗有心得,就是榜單上的才俊都未必如我”。
這樣的機率是不是就大了呢?
如果因此成就一段美好孽緣呢?
會不會說話,極為考驗一個人的智慧。
寧致遠本來就有這方面的基因,歷練多年,自然不懼寧秀秀母子。
丁敏走到廚房門口,看到兒子在炒菜,頓時就愣住了。
跟在後面的沈家麟,同樣有些錯愕,卻是陰陽怪氣的說道:“喲呵,我們江大的大學生,什麼時候學會炒菜了?”
寧致遠斜過去一眼,淡淡回道:“家麟哥,你說的不對,我學做菜是為了孝敬我爸媽的,跟是不是大學生沒有任何關係。倒是家麟哥,你這個交大的青年才俊,肯定十指不沾陽春水吧?”
我走位,我開盾,我反手一個Q!
沈家麟沒想到寧致遠現在這麼伶牙俐齒,微微一愣,撇撇嘴說道:“君子遠庖廚,我不屑做這些。”
想躲?寧致遠開啟疾跑追上去就是一頓反打:“這句話的意思,好像說的是一種不忍殺生的心理狀態吧?你這種邏輯思維是孟子教的,還是交大學來的?”
這時,寧秀秀趕過來和兒子換線,語重心長的說道:“哎呀,阿遠你這脾氣可要不得的呀,將來到了社會上,是要吃虧的。”
寧致遠微微一笑,說道:“沒事,我骨頭硬,誰想啃我兩口,我先崩掉她幾顆牙。”
寧秀秀還想要走進廚房,說些什麼,卻被反應過來的丁敏拉住胳膊,半拉半拽的去了客廳。
“廚房這裡煙熏火燎的,交給阿遠就好,二姐,我們到客廳聊。”
廚房這一路,再次變成一對一。
一邊殺氣騰騰,一邊風輕雲淡。
兩個觀戰的中年婦女都是好隊友,一個上路夢遊,一個野區玩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