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已經可以開啟次元定向滲透裝置,進入空間降維曲率航行狀態。
武器系統,則已經恢復到了飛船全盛狀態的87%,算是已經具備較強的自我防衛能力了。
而飛船是3D製造工廠,由於缺少金屬原料,則已經停止了飛船維修用零部件的生產。
但卻已經開始了諸如服裝鞋襪、水杯、牙刷、毛巾等一些日用品的生產工作。
並且很多的日用品物資,一生產出來,也就立刻已經按照相應的發放計劃,直接就發放下去了。第一時間到了飛船上倖存者們的手裡。
飛船上的新聞機構對此進行了報道,當即就引發了飛船上倖存者們的熱議。
大家都知道飛船的管理團隊,真的是已經盡力了。
在不耽誤飛船維修工作的同時,也一刻也不耽誤的在為大家組織生產和發放著相應的生活物資。
因此都十分的感動。
大部分沒能第一時間領到物品的人,也能夠理解。
畢竟不管是物資的生產還是發放,都是需要時間的,要一個一個來。
然後到了第二天的晚上8點左右。
在葉珊的提醒中,飛船終於順利抵達了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在不由鬆了口氣的同時,葉恆也當即就向葉珊和劉志峰博士等人下令道:“葉珊,你立刻在小行星帶中尋找合適的隱蔽區域,用來停靠飛船。劉志峰局長,你這邊則立刻下令飛船的採礦工廠開始行動起來,派出採礦機,去周邊尋找合適的小行星,進行礦石開採作業。而飛船的礦石分解廠則準備好接收礦石和進行礦石分解的工作。3D製造工廠那邊,則在接收到到金屬原料後,立刻按照計劃,調撥出一定數量的裝置來繼續生產剩下的維修零部件!”
“明白!”葉珊和劉志峰博士等人都立刻回道。
並且兩邊也都立刻行動了起來。
葉珊透過雷達,掃描小行星帶內部的區域,並很快尋找到一片相對比較大的空地,然後便控制飛船飛了進去停泊。以便藉助周圍大大小小、密密麻麻飄浮著的小行星來隱藏自己。
因為飛船的防禦護盾此時已經恢復到了98.4%的能量輸出,根本就不用怕小行星的撞擊,因此她可以大膽的行動。
而飛船航天航空管理局的生產科這邊,也立刻就派出了多達180多艘採礦機,去到小行星帶內進行採礦的工作。
這些採礦機,每一艘一次都能採集不下1000噸的礦石回來,而且速度超快。
小型隕石,可以直接用機械手臂抓進貨倉。大一點的,則可以用破碎機將它們打碎後掃進貨倉。
一次如果快的話,都不需要1個小時,就能運回一船的礦石。
畢竟是在太空中,沒有重力,很多事情,都可以比在地球上更輕鬆的完成。
也因此,一艘這樣的採礦機,一天至少可以拉回不下2萬噸的礦石。
180多艘的採礦機,就是能帶回將近400萬噸礦石!!
這些礦石,足可以載滿過去世界上最大的10艘運礦輪船了。
其所能分解到的原材料,也足夠飛船上的人們用上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