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感受到了周昭武語氣的變化,這是真的在請教他。
已經都到了這個地步,他只能硬著頭皮道:“如今列國紛爭,唯有我大周實力最強,一國對諸國勝算渺茫,但對一國、兩國,仍舊有很大的優勢。大王何不採取“合縱”之策,結盟他國,孤立一國,再逐步蠶食,削弱它力量,讓它徹底淪為我大周附庸,最後是否滅之全在大王一念之間。”
本來還很興奮的周昭武在聽到這個計策時,心中燃起的火一下少了,因為類似的計策不是沒有人提過。
心裡雖然失落,但他還是說道:“此計策雖巧妙,但實施難度太大。如今諸國都視我大周為頭號大敵,他們怎麼可能與我結盟?”
王誠於是再次拿出張儀的那一套,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列國其實都有稱霸天下的野心,之所以不敢,是因為他們都沒有攻滅他國的實力。如果能滅掉他國,得他國之土地,大王以為他們會不動心嗎?”
周昭武聞言,悚然一驚,道:“將軍之言,讓寡人驚起一身冷汗。將軍所言不錯,列國都有稱霸的野心,如果擺在他們面前的是大片的土地和城池,他們一定會動手。”
隨後,他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將軍以為,我們先對誰下手為好?”
“鄭國。”王誠道。
周昭武道:“我以為將軍會拿夏國開刀,沒想到竟是鄭國。”
“夏國已被咱們打了一次,就如大王所言,再打它的話,它就會狗急跳牆,跟咱們拼命。鄭國不同,鄭國在幾國當中實力最弱,又與夏國、魯國接壤,因為邊境問題,他們也打了不少次,並非鐵板一塊兒。而且夏國現在丟了那麼多地方,正是滿肚子怒火沒處發的時候,所以拿鄭國開刀最為合適。”王誠解釋道。
“夏國剛被咱們打疼,他會與咱們結盟嗎?”周昭武疑惑道。
王誠道:“咱們不是打下了四州嗎?把柳州、氐州再還給他們就是。”
“這可是你親手打下來的,死了那麼多將士,你就那麼忍心讓給他們?”周昭武看著王誠道。
王誠信誓旦旦道:“末將能打下它們一次,就能打下他們第二次。”
他接著道:“況且,如今那兩座城跟空城無異,裡面的百姓基本上被末將遷入西南,讓給他們又有何妨?”
“這事鮑正在奏章裡跟寡人說過,沒想到竟還會有這麼大作用。”
周昭武有些意外,接著道:“如果將柳州、氐州這兩地讓給李元傑,未必不能與他結盟。那麼剩下的就只剩魯國和蒙兀,至於高山、百越、林胡這幾個蠻夷不足為慮。”
“魯國和蒙兀兩國,將軍以為如何處理?莫非也要送幾塊地給他們?”
他臉上露出玩味的神色,一瞬不瞬地盯著王誠。
王誠道:“末將以為蒙兀國完全不用擔心,這就是狼一樣的草原部落,只要它發現有肉可以吃,它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撲上來撕咬!用不著與它結盟,況且與它結盟沒有用。”
“不錯!那是一個完全沒有道義的國家,今天結盟,明天就會撕毀。”
周昭武點頭,接著又道:“那麼就剩下魯國了,將軍以為如何與他們結盟?”
“末將嘴笨,遊說魯王之事大王完全可以遣一名特使,曉之以利,動之以理,想必魯王一定會答應下來。”王誠道。
“你還嘴笨?”
周昭武指著他笑了笑,搖頭道:“要不是寡人知道你是領兵打戰的將軍,寡人還以為你是哪個謀士。”
“外交確實不是末將所擅長,就是帶兵打戰末將也是半吊子。”王誠仍舊堅持。
周昭武道:“放心吧!怎麼遊說魯王,寡人心中已有人選。”
二人隨後又就著細節繼續商討。
這一談卻是從中午談到了傍晚,周昭武才讓王誠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