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已經出了河西郡了,這裡是河東郡地界。”鄭成道。
王誠道:“這麼說,咱們已經走了有上千裡了?”
“還不止!起碼一千八百里!”鄭成道。
“一夜之間就橫渡一千八百里!”
王誠看著河水,腦海裡閃過詩仙一首著名的七言絕句,忍不住高喝:“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好詩!”
忽然,從王誠身後傳來一道激動的叫聲,只見吳飛龍與馮三寶走了過來。
吳飛龍一邊拍掌,一邊說道:“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真是太妙了,此言一出,日後恐怕再無人能寫出順水行舟的愜意與暢快。”
他盯著王誠,兩眼好似冒出了星星,驚道:“沒想到大人竟會作詩!”
“我可不會!”王誠趕緊擺手否認。
開玩笑,他堂堂一介理科狗,怎麼能搶人家文科生的飯碗?
他肚子裡可沒多少墨水,都是九年義務教育加三年高中、五年大學攢下來的,加起來應該掌握了七八百首詩詞,在這兒冒充文豪貌似也不是不行。
沒辦法,因為修行念力,很多都快淡忘的東西他又重新記住了,而且像印在他腦子裡一樣,清除不了了。
可誰讓他一向行事低調呢?
他已經名聲在外,若是再給他冠以什麼“詩神”的稱號,那他就別想在安寧了,全天下的目光都會聚焦到他身上。
於是他趕緊岔開話題,對馮三寶說道:“三寶,那篇兵法背熟了沒有?”
馮三寶鄭重地點了點頭,然後開始背誦。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期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一旁的吳飛龍也在豎起耳朵傾聽,他也是頭一次聽王誠傳授的兵法。
這一聽,注意力就再也移不開了。
《孫子兵法·始計篇》中講的關於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制訂作戰計劃等一系列廟算剖析了發起戰爭的本質,字字珠璣。
這篇兵法用語簡練、邏輯嚴謹、富有哲理、包羅永珍、博大精深,將軍事思想和作戰經驗完美結合。
過去沒有這樣的兵法,以後會不會有,恐怕也不會再有。
待馮三寶將整個《始計篇》背完,吳飛龍再看向王誠時,真真是敬若天神!
“不錯!”
王誠點了點頭,隨後又讓馮三寶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弟子認為,戰爭不能輕易發起,任何一場戰爭的發起必須要考慮多方面因素,隨意發起的戰爭會誤國誤民!”
王誠聽後,忍不住誇讚:“沒想到你已經領悟到這個地步了,不錯!真的很不錯!”
“我再傳你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