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家這時端了一鍋魚進了棚子,他十四歲就開始跑船,四十多年過去了,形形色色的人都見過,知道這四人來歷不簡單,於是放下鍋和碗筷笑呵呵離開。
鮰魚乃曲江中上游特產,肉嫩刺少,口感爽滑,非常鮮美。
王誠認出了這鮰魚就是他們老家的“團魚”,肉質確實很好,可蒸、可煮、可燉、可紅燒,每一種做法都別有一番味道。
千古詞聖蘇軾曾為此寫過一首《戲作鮰魚一絕》,詩云: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寄語天公與河伯,何妨乞與水精鱗。
王誠望著鍋裡的魚,拿起筷子嚐了一口,不是老媽的味道,但也別有一番滋味。
另外幾人也都動起了筷子,江上不比地上,能有一口魚吃已經很不容易了。
麻臉油膩男拿起筷子伸入鍋中,中二青年和那細眼男像約定好的一樣不動筷子了。
“好吃!”
麻臉油膩男一點也不在意,反而吃的更歡了,一邊吃一邊咕噥,聽不清說什麼,蜀地的鄉音太重。
王誠暗暗瞟了一眼不動筷子的兩人,拿起筷子繼續吃。
中二青年和那細眼男“刷”地一下齊齊看向王誠,臉上全都露出不可思議。
王誠被看的心頭一跳,這是什麼情況?吃點東西還吃出問題了?
“他們是怕我給湯裡下毒!”麻臉油膩男這時冷笑一聲。
“下毒?”
王誠心想,換成別的什麼事他也許還忌憚三分,唯獨不怕下毒,於是又動起了筷子。
“好!”
麻臉油膩男停下筷子,看著王誠,用蹩腳的官話說道:“有種!在下五毒教黃美仁,願跟兄臺交個朋友!”
“美人?”
也幸虧王誠定力不錯,要不然嘴裡的魚肉剛才就吐出來了,長成這副模樣也好意思叫“美人”,他爹媽在起名字的時候但凡仔細看一眼,也不會出現這種誤判。
“在下楊四!”
王誠並未透露自己真實姓名,他現在樹敵太多了。
“走!咱們到外面吃去!”黃美仁端起鍋來到了船頭。
王誠對另外二人禮貌性地點了點頭,一塊兒來到船頭。
已經是二月下旬,春季走了一半,中午的陽光有些燥熱。
江面的清風拂過人臉,二人坐在船頭一邊吃著魚,一邊欣賞著江水。
從黃美仁的話裡,王誠得知,船上的那兩名年輕人身份都不簡單,是蜀州大派子弟,尤其那位拿劍的中二青年,竟是蜀州劍閣弟子!
劍閣,蜀州的無上聖地,在其數百年的歷史中,接連走出三位武王強者!
“黃兄是怎麼跟他們走到一塊兒的?”王誠好奇,眼前這位身份也不簡單,蜀州五毒教傳人,那也是一等一的江湖大派。
“楊四兄弟不知道?”
黃美仁一陣詫異,然後解釋道:“寧侯修建了一座武道閣,據說裡面收錄了上萬卷武功秘籍,三月十五將對天下所有年輕武者開放!如果有意加入玄衛,武道閣所有功法典籍任憑翻閱!”
王誠明白了,難怪沿江碰到這麼多年輕武者,想來都是為了去參觀武道閣的。
可據他對周昭光的瞭解,周昭光會這麼好心讓天下年輕武者去參觀武道閣?
恐怕另有所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