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年家裡人都不理解小姨的做法。
直到數月前,小姨癌症晚期,病重住院,他們才知道,原來當年她查出了自己得了乳腺癌。
但又不想親人們擔心她,讓這病痛再去影響和折磨更多親人。
所以她隱瞞了自己生病的事情,偷偷辭去工作,一人接受了治療。
後來又用自己剩餘的積蓄,回高山村開了那家客棧。
希望在自己最安心,最舒適的地方,度過餘生。
小姨是個女強人,自己經過商,也做過企業高管。
但感情卻一直很不順,心地善良的她,卻總是錯付給渣男,被騙、被辜負,三段婚姻全都以失敗告終。
她無兒無女,所以臨終前,將自己經營的這家客棧,以及剩餘的積蓄,都留給了李曉的母親。
但那客棧根本不賺錢,加上李曉父母也不擅長去經營客棧,且都有自己的工作。
便將那客棧就暫時擱置在那裡,一直沒去理會。
所以李曉決定去接手小姨的客棧,去給自己闖出一段不同的人生。
冒出這個念頭的剎那,李曉忽然感受到了那久違的激動。
感受到了那再次跳動的心臟,再次燃起的熱血。
感受到了那從麻木中甦醒的靈魂。
於是他毅然辭去了工作,在父親極力的反對下,還是從母親手裡接過了這筆“遺產”。
帶上自己這些年工作攢下的十五萬存款。
來到了高山村,準備開始自己嶄新的人生。
李曉上一次來到這裡時還是兒時,那時候外婆還活著。
如今一晃已經快二十年過去了。
那時候的高山村,山路比現在要難走的多,都是泥土路不說,還有一段很長很長的路,都是陡峭的石板階梯,根本沒辦法把車開上去。
單單爬臺階都能把人累個半死。
好在如今的水泥路從山下的清湖鎮,一直修到了高山村,騎電瓶車,或者開車都能上來。
但記憶中熱鬧的高山村如今變得很冷清,路上能看到的都是些老人,偶爾有幾個光屁股娃娃,卻幾乎看不到什麼年輕人。
李曉乘坐的麵包車穿過村子,最後來到了村東頭,遠遠就看到了小姨留下的客棧。
三層樓房,白牆灰瓦,簡約大氣,原木色的窗戶和露臺圍欄,讓整棟建築充滿了舒適和溫馨之感。
陽臺上的花壇裡,盛開著紅豔豔的花朵,在那白牆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嬌豔。
客棧位於村子裡地勢更高的位置,緊挨著東坡陡崖,周圍很開闊,基本沒什麼人家。
石頭壘起的圍牆與白色的木頭柵欄,圍繞在四周,牆外還有一大片花田。
根據小姨留下的客棧經營手冊裡的記載,她當初將臨近的幾家荒廢宅基地和田地或買、或租了下來。
所以才讓這裡擁有了如此開闊的空間。
“師傅,就是前面那棟白色的樓房,一直往前開就到了!”李曉指著前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