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宛芝緩緩道:「這可不是兩三年就能做成的事,二三十年怕也不行。」
趙珩道:「你爹孃我祖母姨母都在長安,我們肯定要回長安盡孝的,我想由我先打下治理山陰河道堤岸的基礎,你說好不好?」
陸宛芝道:「我倒是沒意見,這山陰城的清瀾書院剛剛開張,我多待幾年也好,只是宮中會同意嗎?皇后娘娘不還天天給你寫信,讓你回去長安嗎?」
趙珩道:「我去求求皇兄,讓皇兄去說服姨母。就是若是我在此處三年,對皇祖母太不孝順了,要是能把皇祖母與姨母接過來山陰就好了。」
陸宛芝輕笑了笑道:「為人子女者,不是在膝下就是孝順的,你一心為百姓,為趙家江山也是對太后娘娘盡孝的。」
趙珩看向陸宛芝輕笑道:「芝芝,你說的對,到時候實在不行,我們不是有兩個孩子嗎?送一個孩子回長安逗皇祖母開心。」
陸宛芝道:「逗皇祖母開心可用不著我們的孩兒,東宮嫡出的皇孫,可不比我們的孩子更能逗太后與皇后開心嗎?說不定太后與皇后有了東宮的皇孫之後,連你都忘記了。」
趙珩輕哼:「才不會呢!」
陸宛芝輕輕一笑。
一旁的星瑞聽著此言,心中鬆了一口氣。
這樣的話,若是她偷不了兩個
孩兒,偷一個孩兒走,那麼他們也要兩年後再回長安去了。
孩子就算是長得相似,也得起碼兩年之後才能見到了。
長安城之中。
紫宸殿之中,景元帝見著趙珩的來信,微蹙眉。
底下的太子對著景元帝道:「父皇,珩弟既然想要留在山陰三年,也是一心為了百姓,你就答應他吧,原本縣令的任期都是三年的,我瞧著他在山陰做知縣挺好的,不如就讓他延三年縣令之期可好?」
景元帝道:「朕不是不願放他去山陰,而是你母后光就是一年都在埋怨著朕了,你皇祖母雖覺得讓珩兒去歷練也是好的,可她這幾日也是對珩兒牽腸掛肚的,天天就盼著山陰的來信。」
太子道:「父皇,珩弟自幼聰慧,但也從小在我們的羽翼之下,一事無成,如今他已是到了該展翅高飛的年紀了,一味在我們羽翼之下,只會雄鷹變雛雞。」
景元帝道:「就如你所言吧,你母后與皇祖母那邊,就由你去說。」
太子拱手應道:「是。」
太子出了紫宸殿門,看著東南方向,眼裡劃過的也是愧疚之意,趙珩素來將他當做親兄長,而他……
只是愧疚之意也只是一閃而過,日後多多補償趙珩就是了。
正如趙珩常說的,自家兄弟,分什麼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