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清煙以往覺得趙珩的小兒紈絝任性不妥,今日看來他若是一心只對宛芝,倒也沒有什麼不好的,總歸是能為宛芝出一口惡氣的。
若是沒有趙珩,今日她們陸家也只得隱忍下這口惡氣。
永平侯還未到,蕭蘭就攙扶著太后娘娘過來此設宴的宮殿。
蕭夫人見著太后娘娘前來,連跪行上前道:“太后娘娘,您要替臣婦做主吶,小郡王他,他逼我和離。”
蕭蘭見著孃親跪在地上,也連跪到了蕭夫人的身旁。
眾人見著太后前來都下跪紛紛行禮。
趙珩走到了太后身邊道:“皇祖母,這永平侯夫人欺人太甚,她竟然要陸先生嫁給她表兄,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宛芝好,今日大過年的,本該開開心心的,倒是被她鬧得一肚子氣。”
皇太后無奈道:“那你也不能逼著侯夫人和離。”
趙珩滿是不服氣道:“祖母,她這般欺負我師父,我難道就硬生生地忍下這口惡氣嗎?”
皇太后對趙珩道:“永平侯夫人言語無狀是該罰,但是也不能讓人和離,這要是被史官在史書上記上你這一筆,你這紈絝之名可真真要遺臭萬年。”
趙珩對著皇太后道:“若是隻罰她禁足那豈不是太便宜她了?”
陸宛芝看向了一旁的沈曦,便走到了皇太后跟前下跪道:“太后娘娘,今日永平侯夫人如此辱我,這口惡氣我忍不下。”
皇太后見著跪著的陸宛芝道:“哀家知曉你受委屈了,會給你討回一個公道的。”
陸宛芝磕首道:“多謝太后娘娘,只是永平侯夫人的確已是這把年紀不好再和離,而蕭家三少爺與沈國公府嫡孫女孫媳,兩人成親四年多,已無夫妻恩情。
請太后娘娘許蕭三少爺與沈曦和離,讓沈曦可帶走她的一雙兒女,今日蕭夫人言語欺辱我之事也算是了了。”
沈曦聽著陸宛芝此言,滿是感動地跪在了陸宛芝身邊道:“太后娘娘明鑑,我與蕭三少爺夫妻恩斷,只是怕兩個孩子無孃親而未曾和離……”
蕭夫人聽到此事能了結,還有什麼不願意的,沈曦雖是國公府的嫡孫女,可是到時候是她哥哥還是她二叔繼承國公位還難說。
沈曦先前還算是乖巧聽話孝順,這會兒屢次忤逆自己,倒不如讓她跟著陸宛芝一起做下堂棄婦去。
就是可惜了兩個孩子了,但這會兒不答應,萬一小郡王鬧著要她和離,她老臉都丟盡了。
蕭夫人便道:“好好好,我答應讓沈曦帶走兩個孩子。”
皇太后道:“那就如此吧,今兒個乃是今年最後一日了,就這會兒將蕭三少叫來簽下和離書。”
沈曦聽聞此言,淚如雨下地磕頭道:“多謝太后娘娘。”
蕭三少在前朝,與女眷並不在同一席位上,不過半刻鐘倒也趕了過來,他一頭霧水,不過本就對沈曦無情了,見著蕭夫人讓他簽字,倒也是利索地簽了字。
沈曦簽了和離書之後,淚如雨下,撲在陸宛芝的懷中盡情地哭著。
陸宛芝乃是過來人,她的苦楚自個兒最能體會,輕輕拍著她的肩道:“都過去了,來年定是一個好年。”
趙珩見著陸宛芝抱著沈曦安慰略噘嘴,“你對沈洛之妹妹倒是挺好的。”
陸宛芝見他吃醋,便道:“今日要多謝你,若不是你定要為我討回公道讓蕭夫人和離,蕭夫人也不會連孩子都願意讓出來的。
此回沈洛之可欠了你一個大人情,你這會兒可以去找沈洛之還你人情去了。”
趙珩一聽,覺得陸宛芝說得要道理,他這會兒可是沈洛之的恩人了,便找沈洛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