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戰馬在還算踏實的土地上策馬揚鞭,而在身後則是照應著半邊天的。隨著一場大火,這個在遼東也算是頗具規模的小村莊,徹底在遼東地圖上消失了。
你不能說吳三桂做的不對,也許從現代人的眼光中覺得殘殺無辜的百姓,是一件非常可恥的事情。但是這樣的事情在遼東早已習以為常,如同家常便飯一般。
今天女真人偷襲了明國的一個小村莊雞犬不留,明天明國的騎兵偷襲了女真人的一個小部落。從各自的角度上來講,他們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保家衛國,或者說是報仇雪恨。
誰也說不上誰是正義的,誰是邪惡的,因為戰爭根本就沒有正義,所謂的正義不過是各自國家利益的說辭罷了。
一個國家為了本國人民的生存空間發動戰爭去侵略別的國家,對於被侵略的國家來說,對方自然是邪惡的,但是對於發動戰爭的國家來說,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常不過的,是為了本國人民所著想的。
此時已經被改名為盛京的瀋陽中衛的大政殿裡,七八個人圍坐在一起,一個個皺著眉頭看著擺在桌子上的一份小孩塗鴉一樣的地圖。而在幾人的身後則是一把金黃色的座椅,只是此時那裡卻是空無一人。
“關於高地出兵數萬,頗有一副直到黃龍的架勢,你們怎麼看”。
被皇太極唯一重託的後金大貝勒代善,目光還是周圍的眾人。凡事被代善目光所觸及到的眾人,一個個低頭不言。
沒辦法,這仗怎麼打眾人心中還沒有個頭緒,尤其是現在自己手中的人馬根本就不足。心中更是在感慨,明國真的是人挺多的。大金國為了這次爭吵明國,調兵遣將也不過集結了六七萬的人馬,甚至還把西邊的蒙古也拉了上來。聽說為此蘋果直接調動了十幾萬的人馬,在京城去大喊殊死搏鬥,本以為這邊會安寧一點,誰曾想高地竟然又率領數萬大軍直奔盛京而來。
“高第,一個喪家之犬罷了,只會龜縮在高樓之中。這次率領數萬大軍前來也只不過是虛張聲勢,為了便是逼迫父汗從明國撤兵罷了”。
作為皇太極的長子的豪格則是一臉不屑的說道。
眾人聽到豪哥的話,不由得紛紛哈哈大笑,頗有一副撥開雲霧見到陽光的樣子。
是啊,遼東的兵馬到底是什麼樣子,眾人自然心中早就清楚不已。要不是明君靠著人多勢眾,外加上有高大的城牆保護,要是野戰的話早就把明軍吃的,連渣都不剩,那裡容得他們在此造次。
更何況此次大汗為了遠征明國,雖然帶走了國內百分之九十的人馬,但是好歹也留下了一萬多人專門用來防備錦州和山海關的明軍。如果大家再努努力,在後金的子民中再抽掉一些人馬,湊夠2萬人馬還是可以的。
當然還有一個人雖然嘴上帶著笑容,但是卻是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豪格,他就是代善。
代善知道,雖然他貴為大金國的大貝勒,是除了皇太極以外最為尊貴的人,甚至連皇太極平時都十分在意自己的意見。但是大貝勒這個身份,雖然給自己帶來了無上的尊榮,但也為自己帶來了無盡的麻煩。因為自己是努爾哈赤的長子,因為自己是威脅到皇太極的不安定因素。
雖然表面上二人之間和睦可親,但是背地裡皇太極不知道有多防備自己,甚至親自帶兵離開後,還安排自己的長子,留在盛京看管自己,生怕自己做出什麼威脅他的事情了。
一時間大政殿裡歡聲笑語,一掃之前的凝重氣氛。
“根據探子從山海關裡傳來的情報,明軍此次分成了兩個部分。除了錦州總兵祖大壽親自率領了一支人馬外,還有一隻有駐紮在皮島的毛文龍。至於駐守在右前屯的總兵馬世龍則是按兵不動,這一路人馬大家可以不必在意”。
代善將自己所得到的情報一一說了出來,讓眾人能夠聽得明白,甚至其中還加入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只不過在提到毛文龍時,代善的語氣有些凝重。其餘眾人聽到毛文龍三個字也是咬牙切齒,恨不得將其吃其肉、飲其血,把骨頭碾碎了煲粥喝。
毛文龍不是三頭六臂,也不是吃人的惡魔,但是卻是插在大金國心臟的一把刀,一把隨時可以結束大金國的利刃。
整個大金國從上到下,從皇太極到普通百姓都對之恨其入骨,甚至連已經死去的努爾哈赤都在臨死前念念不忘此人。
由於皮島孤懸於大海之上,而後金雖然陸地上戰鬥力一個頂10個,但是對於海上作戰一竅不通,僅有的十幾條船也不過是民間百姓捕魚所用的工具罷了,根本無法深入到海里。
而作為駐守孤島的毛文龍手下,卻有數十條大船上萬人馬。上萬人馬對於大金來說卻也不足為慮,只要調集人馬完全可以將其殲滅。只不過毛文龍此人奸詐無比,行蹤不定,總是能夠從大金過了薄弱點促進多次上岸劫掠打擊,甚至殘殺沿海百姓。要知道從來都是大金國劫掠明國,何曾讓明國搶劫大金,簡直是對大金的奇恥大辱。
皇太極和整個大金國也曾想過在海邊沿途佈下重兵防被毛文龍的偷襲,只不過相對於大金那漫長的海岸線,只有數萬人馬的後金,實在是折不經不起折騰。畢竟佈下重兵,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的事情,吃喝拉撒一切都需要花錢。
先不說大金國能夠能不能經得起折騰,就說南邊的山海關和錦州,如果大軍部署在沿海,防備毛文龍的偷襲,那南邊又還要不要呢?更何況誰也不知道毛文龍會從哪個方向突殺進來,人手少了,只不過是給毛文龍送上一些軍功罷了,人多了對方也不傻,不會跟你硬拼。
為此皇太極也是幾次調兵遣將,想要引誘上岸的毛文龍將其斬盡殺絕,卻總是能被他逃脫。
幾次折騰後,皇太極也放棄了這種想法,直接下令將沿海的百姓遷移到內地,至於沿海附近,則是直接堅壁清野,讓其無法劫掠。
而這招確實也不錯,毛文龍見到無法劫掠也是減少了登陸的次數,畢竟想要結論必須要深入內地。而一旦深入內地,自己則是孤軍一人,一旦出現任何狀況,遠在山海關錦州的明軍根本無法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