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與自己副手朱廷煥站在他營門前,看到孫承宗到來後,急忙上前彎腰行禮。
“卑職盧象升,參見帝師魏公公”。
“建鬥不用客氣了,你我先行進營吧”。
孫承宗與魏忠賢二人分別其在馬上,一身大紅官服孫承宗,身披披風隨風飄動,臉旁雖然蒼老,但也是容光煥發,一臉笑容的看著盧象升。
至於魏忠賢則是坐在馬上不發言,畢竟自己此次前來指示宣讀口欲罷了,如果喧賓奪主的話反而引起孫承宗的不滿,尤其是現在孫承宗鄭壽皇帝龍恩。
“是,大人”。
盧象升開口應後,與孫廷煥分別牽著孫承宗與魏忠賢的馬向大營走去。
盧象升此舉並不是為了拍孫承宗與魏忠賢的馬屁,而是純粹是禮儀。
牽馬之禮始於兩週時期,本來是用於聘禮。即男女雙方大婚之時男方的一次行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現在的習俗。不過這兩週到現在,這樣的習俗的確有那麼一絲絲拍馬屁的意思。
孫承宗此次前來畢竟是要做大事的,不可能自己一個人來,直接帶了整整2000名遼東軍。至於為什麼孫成都每次調動的人馬都是遼東軍。沒辦法,誰讓遼東軍是現在大名最能打的部隊呢,更何況尤其是自己還在遼東任過職,多少有些交情。
“不知帝師與魏公公此次前來有何要事嗎”。
盧象升的大帳中,孫承宗與魏忠賢,二人坐在主位上,而盧象升則是尾身在下。
“建鬥啊,一來呢是給你道喜,二來是為了你大營中看管的兩千山西兵”。
凡是當兵的性格都是有些豪爽,不像文人那般拐彎抹角。
聽了孫承宗的話,盧象升還沒有反應過來,坐在一旁的魏忠賢則是整理了一下衣冠,站起身來。
“盧象升,朱廷煥接旨”。
“臣盧象升,朱廷煥請旨”。
“奉承運皇帝,詔曰
大名府縣令盧象升,在這期間百姓安居樂業,政務通明有大功。金建奴進犯京城,更是千里救駕,其忠君愛國之心日月可鑑。特加豐盧象升為大名府總兵,朱廷煥為副總兵。
欽此”。
“臣接旨”。
盧象升朱廷煥二韌頭開口,至於盧象升則是高高的把手舉過頭頂。魏忠賢也是上前兩步,將手中的聖旨重新卷好,輕輕地放在盧象升的手鄭
“盧總兵,咋家恭喜你了”。
魏忠賢的聲音不像電視中所演的那般尖銳的,反而是一種中氣十足的表現。如果只聽聲音的話,根本就不會有人懷疑魏忠賢是個太監。
“臣謝謝為公公了,魏公公辛苦了。意思不成敬意,留給魏公公日後買些茶水喝”。
盧象升從衣袖中掏出一些碎銀,嘴上著客氣話,將手中的碎銀遞給魏忠賢。
魏忠賢看了看盧象升手中的銀子,粗略的估計了一下,也就不過區區三四兩。這些銀子在魏忠賢眼中只不過是毛毛雨罷了,這樣是換個場合,魏忠賢絕對連看都不會看一眼。不過這次卻又笑呵呵地接過了這些銀子,絲毫不在意孫承宗還坐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