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男人都想領著千軍萬馬,縱橫疆場”。
朱由校站在數萬大軍面前,一時間感慨良多。看著眼前上萬人,那般豪情壯志絕非是電視中所能演示出來的。
而站在臺下的數萬將士,也是一個個心潮澎湃。現在是古代,通訊方式遠遠比不上後世,或許呢,人們可以透過網路電視看到自己國家的領導人,不過就算是這樣,如果真的見到真饒話,也會手無舉措。更何況是現在呢,對於皇帝普通人可能一生都不會見到。如今能夠見到皇帝,日後也是一個可以吹噓的資本。
按照慣例朱由校此時應該發獎一番言論,以此激勵將士,只是一時感慨萬千,卻又不知該從何出口。
“朕雖坐在奉殿中,但是對於爾等今日之浴血奮戰也是早已知曉……”。
隨著朱由校的講話,孫承宗也是安排上百名士兵充裝擴音器。不斷地將朱由校所講的話一字一句的喊出來。
“朕與而等同在,他日等到擊退建奴,朕將為諸位將士親自奏起凱歌”。
好話又不要錢,朱由校此時真的是要把自己心中所有能夠想到的詞語全部出來。
都中國人都樸實,幾句好話都可以讓人心甘情願的上刀山下火海。朱由校的話,頓時在大軍之中掀起了一股股波濤。
“大明萬勝,陛下萬勝”。
在幾名千總的帶領下,數萬大軍發出雷鳴般的喊聲。衝破雲霄的聲音,甚至傳到了幾公里外的皇太極大營。
聽著震耳欲聾的呼嘯聲,皇太極與諸將一個個臉色發黑。其中要數阿巴泰最為惱怒,今日的攻防戰,除了蒙古人損失慘重外,自己手下也直接損失了將近兩個牛錄的兵力,這讓一向百戰百勝的阿巴泰如何能夠心平氣和。
“陛下,這位是遼東左前屯總兵趙率教……”。
孫承宗此時化身為一位導遊,不斷地將一些將領介紹給朱由校。每介紹一位朱由校就要誇獎上一番,也算是拉攏人心吧。
“陛下,這位是原大名府縣令盧象升,聽聞建奴為禍京師,特召集人馬前來勤王救駕”。
隨著孫承宗的介紹,盧象升也是急忙彎腰行禮。
“盧象升”?
這個名字可以在明末的歷史上有著濃厚的一筆,這個曾經做到兵部尚書的人,可是為大明立下過赫赫戰功,與那位號稱傳廷不死大明不亡的孫傳廷並稱的存在。
想到這裡朱由校不由得仔細的打量了一番,發現盧象升雖有一番文人氣息,但是也由於這些的軍旅生活,身上也帶著一絲軍饒堅毅。
“建鬥憂心憂國不遠千里前來救駕朕心甚慰,對鱗師,現在不知建鬥任何官職”。
朱由校先是誇獎了一番盧象升,然後就突然恍然大悟一樣轉過頭來詢問孫稱宗。
“回陛下,我與郭大人和兵部崔大人商討,覺得授其大名府總兵的職務屬地方守備部隊,本打算等徹底定下來在呈報於陛下審批”。
孫承宗看到朱由校似乎對其也是另眼相看,不由得放下心來,輕輕的在一旁道。
朱由校點點頭嗯道,“此事朕批准了,等朕回去後便讓大伴將任命書送來”。
“臣謝陛下栽培”。
盧象升急忙跪倒在地面帶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