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第聽著監軍竟然毫不在意自己的顏面叨叨個不停,心中也是有些生氣。雖說你代表的是皇帝,但是在遼東一地我才是最高軍事長官,尤其還在這麼多下屬面前讓我顏面何在。
“高公公,救援一事自由我與在座的諸位將軍商討,就不勞公公大駕了”。
高第不滿的瞟了一眼,話裡話外都透露著一絲不爽。
祖大壽等人自然樂意這位高公公吃鱉,由於監軍的職責,平日沒少暗地裡調查這個調查那個,自然也惱火了祖大壽等人,雖說不敢明著反抗,但是暗地裡實現小手段還是經常乾的。
“好,既然高大人覺得咱家有些礙事,那咱家就坐在這裡看著你們商量,不過話我先撂在這裡,日後咱家定向陛下稟報此事”。
監軍也是十分不爽,本想的督促高第等人儘快發兵救援,以減輕自己的失過。沒想到竟用了有些大話,導致眾人對自己有些不滿,也只能坐在一旁悶頭生氣。
“高公公,高大人也是憂心陛下安危,所以心中有些著急,請高公公見諒”。
趙率教在一旁急忙打個下手,害怕二人關係鬧得太僵,日後真的要向皇帝打小報告給自己等人穿小鞋。當然能不能聽得進去,這就不是這趙率教考慮的了。
“此次皇太極一共帶了6萬大軍入關,雖說有2萬是蒙古人,但是也不容小覷”。
高第說到這裡也是有些頭疼,6萬大軍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但是也要分到底是什麼樣的大軍。自己手底下雖然有十幾萬兵嗎,但是還真不一定能夠打得過皇太極所帶的6萬人馬。
身為領軍的將軍本應該有著身先士卒死而後已的精神,最起碼也要有著馬革裹屍。只是實在是被打怕了,一聽道後金雖說不會下的,有些手無舉措,但是也會感到陣陣心顫。
自打楊鎬搞了一個三路圍攻的計劃,結果被其打的是丟兵卸甲損失慘重。至此明軍就有些畏懼與後金發生野戰,只能依託城池進行被動防禦,就這樣還年年丟城失地。
好不容易前幾年在袁崇煥的帶領下,來了個錦州大捷,搞死了努爾哈赤,才剛把士氣稍微提了提,結果現在人家都打到院子裡了。
“高大人,不知道此次皇太極帶了哪些人馬”?
袁崇煥身為遼東的經略,尤其是前兩年搞死了努爾哈赤,如今在遼東也是一個伸手熾熱的人物,坐在一旁一臉凝重的詢問高第。
“阿濟格,阿敏,阿巴泰等人都在軍中,至於代善,則是被皇太極留在家中看守遠在皮島的毛文龍了”。
說到這裡高第也是有些佩服皇太極的心胸,代善那可是努爾哈赤的長子,要是按照大明的繼承順序,那可是妥妥的大汗。如今竟然被放在家中看家,這要是代善勝出不臣之心整個政變,尤其是還有這個資格,那皇太極的大軍可就沒有了後路。反正這要是自己的話,絕對不會放心。
“代善呀,這也不是一個好惹的”。
眾人心中不由得有些暗想,這些年死在代善手上的明軍也不知有多少。不過好賴還有著毛文龍在一旁牽制,最起碼讓代善無法騰出手。
眾人是一陣商量,最後決定先派出遼東最強的3000鐵騎,有袁崇煥帶領趙率教滿貴二人先行趕往京城勤王救駕,另外派遣祖大壽手下大將吳襄帶領三萬步兵晝夜兼程。
而高第則是在遼東一右屯總兵馬士龍,錦州總兵祖大壽向盛京方向進軍,直逼盛京。又派人前往皮島,讓皮島總兵毛文龍作為側應。
不過大軍的調動又豈是這般嘴上說說,尤其是在這個冬季大軍的調動更加是困難重重。
高第自然也知道這個原因,所以把聲勢搞得是越宏大越好,一副打算跟後金來個魚死網破。其主要目的便是想來個圍魏救趙,逼得皇太極返回遼東。
騎兵雖說是這個時代的機動兵種,尤其山海關距離北京並不是太遠,騎兵只需要一個晝夜便可抵達。
袁崇煥雖然帶領3000騎兵趕到了京城附近,但是也沒有敢貿然向皇太極發起攻擊,畢竟自己只有3000人馬,而對方卻有數萬人。一人一口唾沫,都可以把自己的人馬全部淹死。只能先讓趙率教和滿貴各帥,1500餘人不斷的打擊那些外出節約的小股騎兵部隊。
自己則是帶人急忙趕往京城,向兵部彙報自己的行軍。畢竟自己私自帶軍入京,雖說是為了救援,但是也是沒有得到皇帝或是兵部的命令。
距離朱由校得到軍報之後的一個星期,每天都能得到一些不好的訊息。而京城裡的普通百姓好像也有著危險預知感,全部都在瘋狂的購買物資。
暖春閣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