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老君山距離縣城整整20多公里的距離,也是整整走了七八個時辰才趕到縣城。
雖然說現在如果直接攻擊縣城的話,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幾十公里的路程早就讓手底下的人累得半死,再說這可是攻打縣城,肯定要做出一個攻打方案,不能一股腦的隨便亂打一氣。
此時城裡也是亂成了一鍋粥,無數的老百姓全部躲在家中,不敢出來半步。
此時林陽縣的縣衙內。
一名身穿大紅色官服,胸口嗅著飛禽的肥胖官員,正一臉蒼白的看著跪在地上的老趙。
面前的這個肥胖官員,便是林陽縣的縣令。此人名叫朱齊全,不過不要以為他姓朱就以為是皇親國戚,他只不過是一名萬曆年間的一名候補官員罷了,熬了幾十年又送了不知有多少禮,才弄到這個林陽縣的縣令位置。
正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自打上任開始,朱其全便開始大規模的搜刮民脂民膏,不知害得有多少人家破人亡。雖然也有老百姓往上告,但都被其用錢收買,至於那些上告的老百姓,也許他們的墳頭已經長滿了草。以至於老百姓們紛紛以衣冠禽獸咒罵朱其權。
其實衣冠禽獸一開始是褒義詞,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
據史料記載,明朝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具體的規定是。
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鸂鶒,八品黃鸝,九品鵪鶉。
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
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
所以,當時“衣冠禽獸”一語是讚語,頗有令人羨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專權,政治腐敗。“文死諫,武死戰“的從政理念被貪官佞臣徹底顛覆。官場腐敗,文官愛錢,武將怕死。
文官武將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聲名狼藉,老百姓視其為匪盜瘟神,於是,“衣冠禽獸”一語開始有了貶義,老百姓對為非作歹、道德敗壞的文武官員稱其為“衣冠禽獸”。
“外邊到底是什麼情況?他們有多少人”?
“回稟大人外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人,根本就看不清有多少,小小人估摸著大概有1萬多人”。
肥胖官員本就蒼白的臉龐,頓時更加蒼白。
“什,什麼?一萬多人”。
聽到老趙的話後,朱齊全頓時下的連說話都有些結巴,不過很快又反應過來。
“趙班頭,你現在趕緊騎馬趕去林陽衛去找李千戶,讓他趕緊派人前來救援”。
看著還跪在地上的老趙,朱其全氣的用腳踹了一下。
“還不趕緊去”。
城外趙班頭趁著高迎祥並未包圍住整個林陽縣,起碼快速的穿行出去,直奔千戶所趕去。
“大當家的,剛剛有一人騎馬從城中出來,弟兄們根本就追不上,讓他給跑了”。
一名小嘍囉氣喘吁吁地跑到高迎祥面前彙報。
“趙先生,徐兄弟,看來他們是要去千戶所搬救兵了”。
高迎祥轉過頭來看著徐亮和趙德亮二人,一臉輕鬆的說道。
“那我們現在就開始攻城”,徐亮一臉嚴肅地看著高迎祥,開口說道。。
“不急不急,監護所是個什麼樣子,我們都知道了,再說了兩個時辰他們能不能趕得到,還是一說就算趕到了,也只不過是為我們多砍幾個人頭罷了。
還是按照原定計劃休息兩個時辰,兩個時辰之後攻下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