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陛下還沒出來呢”。
魏忠賢一臉輕鬆地詢問站在暖春閣外守候的小太監。
“啟稟老祖,陛下從中午一直待到現在,也沒有吩咐我等”。
小太監畢恭畢敬的回答魏忠賢。
魏忠賢聽到小太監的話後,輕輕的敲了敲門。“陛下老奴魏忠賢求見”?
等了幾分鐘後,見屋內沒有傳聲,不由的再次出聲。
魏忠賢見此不由的輕皺著眉頭,嗯了一聲。
輕輕的推開房門,魏忠賢朝著暖春閣內走去。只是暖春閣內空蕩無比,根本就沒有朱由校的身影。
“陛下”?魏忠賢聲音不由得變大。
將整個暖春閣轉變之後,也沒有發現朱由校的身影,魏忠賢頓時心裡感到一股擔心。快步的走出暖春閣,一臉驚慌的詢問負責守門的兩名小太監。
“陛下去哪裡了”。
兩名小太監聽到魏忠賢那驚慌的語氣,也是一個個嚇得神魂顛倒,撲通跪在地上。
“老祖饒命啊,我們真的一直守候在這裡,陛下也沒有出來過”。
“來人哪,把這兩個小東西給我抓起來,帶到東廠好好拷問”。
魏忠賢不由得氣急敗壞,尖聲叫道。
幾名身強體壯的太監直接壓著兩名守門的小太監,兩名小太監嚇得頓時尿了褲子。
永樂十八年十二月,明成祖朱棣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決定設立一個稱為“東緝事廠”,簡稱“東廠”的新官署,命所寵信宦官擔任首領。建立東廠還有監視錦衣衛的意圖。東廠建立更深的背景是明代加強中央集權。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揮,後來統轄權移到宦官手裡,其權力在錦衣衛之上。
成化十三年春正月,明憲宗增設西廠,用太監汪直為提督。其為員權力超過東廠,活動範圍自京師遍及各地。及至憲宗時又復設立“西廠”。這個機構“不特刺奸之權,薰灼中外,並東廠官校,亦得稽察”。其後雖因內閣大學士的“諫阻而罷”,但至武宗時“西廠復設”,形成東西“兩廠對峙”的局面。更有甚者,未幾又設立“內行廠”,以大宦官“劉瑾躬自領之”,東廠、西廠皆受監臨,“邏卒四出,天下騷然”。
明朝後期,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激化,封建專制的皇權面臨嚴重危機,明熹宗重用宦官魏忠賢,把中國歷史上的宦官專權推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魏忠賢在宮內選會武藝的宦官組成一支萬人武裝隊伍,作為羽翼;在外收羅齊楚浙黨為主的官吏作義子走卒,人稱“閹黨”。文臣有崔呈秀等“五虎”,武將有田爾耕等“五彪”,還有“十孩兒”、“四十孫”等,“自內閣、六部至四方總督、巡撫,徧置死黨”。秉筆批紅,掌握朝政,從首輔至百僚,都由他任意升遷削奪;他握有軍權,可隨意任免督、撫大臣;他也握有經濟大權,派親信太監總督京師和通州倉庫,提督漕運河道,派稅監四出蒐括民財。“內外大權一歸忠賢”。出門車仗,形同皇帝,所過之處,士大夫都跪在道旁高呼九千歲。閹黨和無恥官吏還競相在各地為他修建生祠,一祠耗銀數萬乃至數十萬兩,祠成後,地方官要春秋祭享,官、民入祠不拜者論死。魏忠賢專權時,廠衛特務更是空前囂張。
熹宗天啟三年,他自任東廠提督;錦衣衛的都督,則是他的乾兒子田爾耕。廠衛勾結,大興冤獄,殘害異己官吏,勒索錢財,暴虐百姓。“民間偶語,或觸忠賢,輒被擒僇,甚至剝皮、刲舌,所殺不可勝數,道路以目”。
《明史·魏忠賢傳》記載,一次京城四個平民在密室夜飲,一人酒酣耳熱,大罵魏忠賢,其餘三人不敢出聲。罵者話音未了,突有隸役數人衝入,捉四人面見魏忠賢,魏下令將罵人者當場剝皮,另三人賞錢放回。生還者嚇得魂飛魄散,險成瘋疾。
東廠那是一個令整個大明都是聞啼止哭的存在,凡是進過東廠的人,從來沒有一個人活著出來,無論是朝廷大員還是平民百姓。
可以說只要是進了東廠,那就是踏進了鬼門關,絕無生還的機會。
被強行拖走了兩名小太監,口中的哭喊聲漸行漸遠。
“你趕緊去告訴王體乾,讓他發動內官,趕緊去尋找陛下。如果找不到陛下,那他就以死謝罪”。
“對了,還有讓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把整個皇宮圍起來,不準皇帝失蹤的訊息流出宮外去,如果膽敢流出去……”
魏忠賢停頓了一下後趕緊又補充道,臉上卻透露出著狠跡。
身旁的小太監也知道事情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慢急忙向載跑去。
頓時整個皇宮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在長春宮內吃過晚飯的張燕,看著四處奔走的小太監,皺著眉頭。
“小娥,你出去問一問外邊發生了什麼”。
張嫣一臉疑色的轉過頭來,吩咐自己的貼身侍女。
不一會兒侍女,小娥便回到長春宮,一臉愧疚的看著張嫣。
“娘娘,小娥沒用,我問那些內官,可他們都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