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剛破曉,賈琮起床洗漱。
隨便吃了幾口鄭氏熬的米粥,賈琮就匆匆出了門。
前院裡,果然已有輛馬車在等著自己。
賈琮沒有矯情,問了馬伕名字,便讓乘車去欽天監上值。
主簿廳的工作確實清閒,許佟只是略一提點,賈琮就把出庫登記,發放物品的流程掌握。
整個早上,主簿廳都沒來幾個人,混到中午下值,許佟領著賈琮一起去飯堂用飯。
欽天監衙門不大,卻有官生二百餘人,除了譙樓的陰陽生,剩下的也足有一百五十餘人。
這麼多人齊聚飯堂,場面就跟菜市口一樣,十分喧鬧嘈雜。
賈琮拿號牌打了飯,找了個角落坐下用餐。
期間,不時有天文生對他指指點點,互相嘀咕著什麼。
賈琮倒也不在意,這些天文生對他如此關注,定是因他榮國府公子的特殊身份,產生了諸多不好的流言,讓這些人對他有了負面看法。
好在,他來欽天監本就是為了闖出一番名聲,讓他天文生的身份人盡皆知。
現在關注他的人越多,將來賈赦想改自己戶籍就越難,他也樂得如此。
吃過飯,賈琮回到主簿廳,許佟已經躺在搖椅上呼呼大睡。
左右無事,賈琮又看起了《朝野記略》。
穿越以來,他對這個朝代十分好奇,可是賈琮原本的記憶中,對大乾歷史認知留存不多,他只能從官方典籍裡重新瞭解。
越往下看,賈琮就越覺得驚訝。
感情這個時空也有唐宋元明這些朝代,而且和原本的歷史發展程序完全相同。
直到明朝正統年間的土木堡之變後,歷史軌跡才發生了變化,從而走上一條不同於原本歷史的道路。
據《朝野記略》記載,在土木堡之敗後,也先率軍攻陷紫荊關。
但這次不知是什麼原因,也先卻沒有如賈琮所知的歷史那般,選擇直接北上入寇京師,而是趁大明京營盡失這個機會,率軍南下攻城掠地,短時間便佔領了保定府全境及順天府大半地盤。
此後,瓦剌軍隊又陸續擊敗了十餘路緊急趕來的大明勤王軍隊。
眼看瓦剌勢力越來越強大,逐漸鞏固了佔領的地盤,明廷只能發起全國總動員,調遣各地備操軍、衛所軍、備倭軍,以及各地藩王護衛軍三十餘萬入衛京師。
在於謙的指揮下,大明孤注一擲,京師十萬守軍齊出,配合各路勤王兵馬,以圍三缺一的戰術齊頭並進,壓縮瓦剌軍隊的活動範圍。
在經過半年時間的慘烈戰爭,付出了二十餘萬軍民傷亡的慘重代價後,明廷軍隊終於將瓦剌人攆出了紫荊關。
這一戰,消耗了明朝太多國力,以至於此後一百年,明廷在抗擊北方韃虜時,任是敗多勝少,還數次險些被攻入關內。
因常年戰爭,導致明廷國庫空虛,財政吃緊,朝廷不得不提高各地賦稅,再加上長期徵收遼餉、練餉,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時常發生暴動之事。
到了嘉靖二十六年,大明已是風雨飄搖,傾覆在即。
此時北方的俺達勢力膨脹,趁機入寇京師,再次威脅京畿重地。
北京城裡,群臣惶惶不可終日,京營守軍更是毫無鬥志,僵持半月後,竟有提督城門太監主動開門獻城,以至於京師半日內就全部淪陷。
俺達攻破皇城後,將來不及逃走的嘉靖帝和諸多皇子皇孫悉數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