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魚集團不是上市公司,藍天基金也不是上市公司,況且藍天基金的資金,幾乎都來自於蘇氏集團,只有那麼兩家與蘇懷生生意往來比較密切的公司,往藍天基金的資金池裡,注資了一百來億。
得益於藍天基金過去這些年的一系列良好投資,這兩家公司當初的一百來億,如今就變成了兩百來億。
能夠帶著數目可怕的利潤離開,兩家公司的老總,是必須要開心的。
開心的同時,不論是從哪個渠道透露出去的…….事實是,藍天資金正式開始轉入貓魚集團名下之事,很快就在網路上引起了熱烈討論。
值得一提的是。
這一次的熱烈討論,參與的網友,就還不僅僅是關注娛樂圈的那些人,就還有著很多關注經濟的人。
為什麼?答案很簡單。
因為藍天基金這些年投資的一些公司,特別是已經上市了的那些公司的股票…….藍天基金就分明是在出售了!
有人很快發現了這一點,並且將自己的發現傳送到了網上。於是,被出售股票的一些公司,為了避免恐慌情緒的發散,便同藍天基金聯絡好,共同釋出了一則宣告。
宣告十分正式,內容總結起來,其實就那麼幾句話。
“因為藍天基金正在啟動併入進貓魚集團的事宜,各方面的資金都需要儘快回籠到位,所以不存在拋售股票一事,請勿恐慌!”
這樣一則正式宣告,多多少少確實安撫了一些情緒。只不過,同一時間,這則宣告所散發的訊號,就確實耐心尋味了。
畢竟,藍天基金只是一傢俬人公司,為什麼併入進貓魚集團之前,會需要如此大規模的回籠資金?一下子回籠起這麼多資金,難不成是要幹什麼?
夏國十四億人,好幾億的網民沒事就在網路上晃晃蕩蕩的,其中自然就存在一些對生意有研究,對經濟有研究的人士。
有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藍天基金正在出售的那些公司的股票,其中至少一半公司的股票,都還有著明顯上漲的空間。也就是說,現在拋售,藍天基金會少賺上不少錢。”
“可即便如此,藍天基金就還是這麼做了。為什麼寧願少賺一點錢,也要將股票全賣了?這裡我們得畫個重點,全賣了!”
“藍天基金一視同仁,手裡的股票全賣了。這一做法,根本不符合市場邏輯…….除非說,貓魚集團非常平迫切大量現金流!”
“可是據我所知,貓魚集團的盈利情況一直都非常好。即使考慮進分成制度會分出不少利潤出去這一因素,初步估計,貓魚集團的現金流都應該有二三十個億,甚至四十個億。”
“那麼,明明手裡握有這麼多資金,貓魚集團又為什麼非要讓藍天基金寧願少賺錢,都要把股票全部清了,換取現金流?”
“呵呵,在我看來,真相只有一個!”
“貓魚集團急需充足的現金流,去買東西!”
“這就更有意思了,畢竟,我們再想想,藍天基金賣完所有股票後,按照網路上的資訊整理,它的現金流恐怕得有一千多個億。”
“所以,貓魚集團打算用這麼多錢,買什麼?”
“買一家大型上市集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