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想著利用最後一個階段的試煉獎勵來獲取的相關能力的,沒想到居然在第二階段就提前到手了陳緣也是十分意外。
自己一直打造的傷害環在‘吸取之觸’的加入後就只剩下一個核心沒有豎立。
而‘熔火之環’的獲取使得這最後缺失的一環完美補齊,陳緣一直打算構築的中近程反制傷害體系也正式宣告成型。
核心‘熔火之環’,中堅能力‘倒刺盾甲’+‘極·鐵薔薇’+‘重環引力場’,以及壓塌局面的最後一根稻草‘吸取之觸’。
畢竟自己是一名在陣地戰中以阻擋攻擊和保護其同伴為主的防衛者,主動進攻的機會不多,構築一套強攻連招也不現實,所以才有了構築現在這套傷害體系的計劃。
以恆定的範圍傷害為主,配合反傷與控制能力不僅可以對所有中範圍內的所有敵人造成持續的威脅,同時也能進一步的放大自己在戰鬥能具備的限制能力。
陳緣計劃構成的這套體系的初衷並非是為了融入‘小隊’體系或者說發揮一個防衛者在小隊中的傳統職責,陳緣構築這套體系從一開始就僅僅只是為了‘自己’而服務的。
‘火槍手’的先天傾向就已經意味著‘波爾多斯’更擅長於獨狼作戰,只需要找到合適的地形,‘波爾多斯’就能為陳緣本體和另外一個分身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和掩護。
而‘暗裔統領’的能力構成註定了其不弱的生存能力與持續殺傷能力,不過終究是‘法師’類戰職序列,無法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在面對圍攻時的輸出與生存效率的保證。
而陳緣的這套傷害體系,就是為了完美解決自己與現有分身乃至未來分身的配合而設計的。
作為保障生存這一項能力的‘核心’,‘十方御守’帶來的防守強度使得陳緣一旦具備了持續的範圍傷害能力、反射傷害能力以及範圍控制能力後對所有被波及範圍內目標的‘破壞力’就將極大的提高。
任何打算要優先解決掉陳緣保護範圍內的分身的敵人們,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必須突破陳緣的防禦鏈。
所有中距離內的敵人們一旦主動進攻,就會面臨反射傷害這一個問題,而短時間內承受多次反射傷害幾乎是所有‘高傷脆皮’類戰職者的噩夢。
哪怕有著治療者的恢復,大部分的‘高傷脆皮’類戰職者最多也只能以斷續式的攻擊才能保證自己不會被疊加到來的反射傷害殺死,這也就意味著陳緣所需要面對的大部分戰鬥局面幾乎都是以持久戰為主。
而這一點也正是陳緣想要看到的。
在持久戰中,敵人們雖然不再會被短時間內疊加的反射傷害殺死,但與此同時持續傷害過高的困境就會擺在他們的眼前。
恆定的‘熔火之環’配合可以持續一定時間的‘吸取之觸’將成為持久戰中陳緣附近所有敵人的‘毒藥’,無論他們是否被其他分身擊倒,他們的生命值與耐力值都將快速的滑落。而‘暗裔統領’的殺傷型別也是以範圍性的持續傷害為主,配合陳緣本體的能力可以使得‘持續傷害’這一個核心特點幾何倍的放大。
這時候一旦有深入的敵方目標撐不住打算後撤,‘重環引力場’的削弱以及‘吸取之觸’帶來的衰弱將會讓他們的心急變得漫長,或許在戰鬥時還不算明顯,可一旦打算逃命,無論是陳緣本體帶來的限制能力還是‘暗裔統領’帶來的限制能力都將使其飽受‘折磨’。
就算成功逃離,最少也得脫層皮,而一旦逃離時間過久,目標的‘掙扎’就會給躲藏在暗處的‘火槍手’形成完美的機會。
心亂,焦急,失去防備意識,這些種種都能讓‘火槍手’的致命一擊變得難以躲避。
若是敵方打算死戰,陳緣也完全不虛。
自己本體自我恢復能力強悍,多重減傷免傷堪稱打不死的小強。‘暗裔統領’在具備著範圍持續傷害與控制能力的同時,利用傷害帶來的自我治療能力也是核心特點之一。至於‘火槍手’,沒有暴露啥事沒有,而一旦暴露,那就只能啟用‘後手’了。
要不是與奧弗那一戰被逼到絕境,陳緣也不知道‘波爾多斯’的腦海中居然還有著隱藏的如此之深的‘後手’。
面對穿越空間的那一箭,當時若非臨時掌握了一點‘後手’帶來的能力,陳緣能不能跳起扣出那一發子彈都還是未知數。
一旦給陳緣時間掌握‘波爾多斯’腦海中的‘後手’,那麼在暴露的情況下的‘火槍手’也將具備融入陳緣與‘暗裔統領’體系的能力,甚至可以帶來更為暴力的‘三角體系’。
無論今後新加入體系的‘分身’具備的是什麼類別的戰職,倚靠陳緣與‘暗裔統領’為核心的攻防體系都將具備極為強勢的持久戰與反制作戰能力,這才是陳緣想要看到的最終成型計劃。
‘攻防一體’與‘機會主義’的結合也完美的映照了陳緣自己本人對於戰鬥的看法和特點,要麼快速有效的殺死我,要麼就逐漸被我壓制。
就算是隻有陳緣自己,這套體系帶來的‘刺蝟’效應也將使得陳緣無論是單挑還是以一敵多都不再是隻能捱打而沒有還手之力。
站起身,陳緣現在所處的位置雖然無人空曠但也並非是可以試驗技能的地方,陳緣還是需要去到‘冥想之地’右側的‘練習場’才能進行技能的試用。
小跑來到‘練習場’,隨意選取了一個場地後陳緣挑選了四五個被能量控制的假人開始熟悉技能。
場地中的‘假人’都經由場地下方的法陣的能量供給來控制,陳緣選取的這種‘假人’只會一招簡單的‘能量箭矢’,不過用於技能的測試已經綽綽有餘。
一番多方面的測試後,陳緣對於自己現在的‘傷害環’配合也瞭解得差不多了。